因為沒受過多少教育,來到大都市各方麵都不能適應。他來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找一份工作,盡管他十分努力卻總是不如意。開始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後來幸運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卻沒上幾天班就被老板開除了。他灰心喪氣,決定回到家鄉去。臨走時自嘲地對我說:“也許我這個人不適應大都市裏的生活。”看著他臉上的表情,我知道他非常失落,於是拍拍他的肩膀說:“其實你已經很不錯了,還能夠找到工作。我有個表弟曾經來過這兒,他半年都沒有找到工作呢。”他沉重地點頭,但還是離開了。等我們再見麵的時候,他已經是一位成功的企業老板了。他爽朗地對我說:“非常感謝你對我的鼓勵,不然我是沒有今天的。”他說,他每天都在默默地想著我對他說的話,並鼓勵自己不是最差的,有人竟然半年都沒有找到工作。後來他在一家生產食品的企業做推銷。他說:“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對自己說很多遍‘我能夠獲得成功’,逐漸地,我的推銷成績越來越出色,贏得了上司的賞識。”盡管他的推銷成績是全公司最好的,但他卻認為自己的才能還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運用,於是選擇了自己創辦企業,並因此獲得了成功。
自我激勵是非常簡單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當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時,當我們的人生遇到失敗與挫折時,不妨通過自我激勵獲得強烈的自信心。也許你會發現它仿佛是一支強心針,使我們更加自信,更加堅強。
每天保持對生命的熱情
很多人沒有發現生活的樂趣,沒有找到對生命的熱情,所以認為生活平凡而無聊。曾經有一位西方哲學家說:“人生的最大價值,就是對工作有興趣。”也就是說,從工作中我們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和對生命的熱情。我們為何不去試一試呢?
同一件事情、同一種生活,對於兩個不同的人來說,感受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投入了熱情,就會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生活也就不會平凡和枯燥了。法國大作家大仲馬一生勤於筆耕,作品非常豐富。據他自己說,他一生的作品多達一千兩百多部。大仲馬喜歡白天寫作,晚上與一些朋友喝酒聊天。曾經有一個朋友問他:“你已經勞累了一天,怎麼還這麼有精神呢?”大仲馬說:“我根本就沒有勞累一天,我把寫作當作一種樂趣,是我生活的全部,也是我生命的全部。”原來,大仲馬之所以能夠擁有忘我的寫作精神,是因為寫作是他對生命熱情的表現。
熱情是人生的一筆資源、一筆財富。任何一個人,隻要找到了對生命的熱情,他就成功一半了。比如,日本沒有什麼特別的資源,卻能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崛起。經過五十年的發展,終於成為了世界經濟強國之一。日本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豐碩的成績,主要歸功於日本人對工作的認真和能夠從工作中找到樂趣。成功人士中穀彰宏說:“一項工作是否有樂趣,並不在於工作本身是否具有樂趣;而在於你是否熱誠、勤奮地去做這份工作。不論怎麼枯燥的工作,隻要你努力去做,就變得非常具有樂趣;不論怎麼有樂趣的工作,如果你態度懶散,最終會變得索然無味。”
擁有了對生命的熱情,工作就不會再平凡無聊,生活也不會再枯燥乏味。也許,正如卡耐基所說:“成功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每天保持對生活的樂趣,對生命充滿熱情。”
發揮對生命的熱情
有很多工作,是在“熱情”的推動下完成的。隻有對工作投入了足夠的熱情,你才能從中得到更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