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尋梅園(3 / 3)

她知道他在想什麼,她什麼都沒有說,隻是輕輕笑著,牽住了他的手。

那一刻,她的心裏沒有猶豫,沒有怯懦,唯有信任和安然。在這無邊的大霧裏,視野中唯一的色彩來自他的衣衫,心底唯一的溫暖來自他的指尖。

楚延歌同樣沒有說話,她感到他遲疑了一下,似是分外吃驚,然後緩緩地握住她的手,很緊,很緊。

她閉上雙眼,在他的牽引下,一步步向前走去。

眼前是一片漆黑,深沉而壓抑,仿佛讓人喘不過氣來。聽楚延歌剛才的話語,這尋梅園中並不像它的名字那般詩意,甚至可以說步步驚險。

但阿綰並不害怕,指尖的溫暖告訴她,因為有他在。原來,將自己交付給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這種感覺竟如此令人心安。

閉目行走中,時間不知過了多久,但隨著心中那些小小的念想,眼前的世界就不再漆黑如墨,天際之上也仿佛出現了點點星光。星光之下是一片廣袤的原野,原野中有一個小小的女孩,她的眼睛被布條蒙著,雙手伸向前方探著路,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向前走著。

“阿亮,你在哪裏?”

她問,可是沒有人回答。

於是她又向另一個方向走了幾步,喊道:“阿亮,阿亮。”

可是,回答她的依舊隻有蛐蛐的鳴叫聲。

女孩急了,她扯下蒙眼的布條,連連呼喚著同伴的名字,聲音中已帶了哭腔。就在這時,附近的草叢中忽然有了窸窣的聲響,女孩嚇了一跳,驟然驚叫。草叢從中間向兩側分開,彈出了一個孩子的腦袋,看著她“嘻嘻”地笑。

“阿綰,我一直都在這裏呢。”他說。

女孩本已泫然欲泣,此時看到同伴的出現卻忽然豎起了眉毛:“剛剛喊了你那麼多聲,怎麼不答應?”

“可是阿綰……”男孩很是無辜,“我們是在玩捉迷藏啊,出聲的話我就輸了。”

“還敢狡辯!”女孩生氣了,一揚手,頓時就有一團火焰從指尖飛出,直奔男孩而去。男孩嚇了一跳,拔腿就跑,那火焰卻仿佛長了眼睛一般跟隨著他,無論他怎麼跑都甩不掉。

“阿綰,阿綰,我錯了,我錯了!快把你的火焰收起來吧!”終於,他再也跑不動,氣喘籲籲地求饒。

女孩笑了:“知道錯了就好。別怕,那火焰是幻火,不會傷害你的。”

聽聞此言,男孩停下了腳步。火焰果然沒有再追上來,而是停在了離他約有一尺遠的地方,懸浮於空中,像一盞小小的燈籠。男孩看著那團火焰,見它果真沒有真實的火焰一般熾熱,不由好奇地伸出手去,想觸碰它。

然而,就在他的手指即將觸到它的一瞬間,火焰忽然暴長,他嚇了一跳,連連後退。

“阿綰,”他說,“這火可以觸碰嗎?”

女孩走到火的旁邊,伸出手去,那火焰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繞著她的手臂盤旋而上。火焰蔓至她的胸口,又散落成點點碎片自她的身畔垂落而下,遠遠望去就好像她的裙角上灑滿了星光一般。

“這火當然是可以觸碰的啦,”她站在那無數的星光中央,看著他笑,“不過叔叔說隻有聰明的人才可以觸碰到它呢。”

說著,那些星光又聚合成一團火焰,重新懸浮於空中。

“來,阿亮,你來試試。”

男孩走到那團火焰的麵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然而,就在他快要觸到它的一瞬間,火焰卻倏然後退了。他不甘心,上前一步,再次伸出手去,火焰又再次後退。他每上前一步,火焰就後退一步,無論如何他都無法觸碰到火焰。

他頹然地坐到地上:“阿綰,看來真的是我太笨了……”

她走到他的身邊坐下,沒有說話。

“我娘親總是讓我背很多的書,之乎者也的。大概真的是我太笨了,那些背過的東西很快就會忘了,常常惹娘親生氣。她希望我好好讀書,將來能夠中狀元,哪怕是進士也好,這樣就可以光耀門楣,我在九泉之下的爹也可以安息了。可是,我真的不喜歡這些。”

“那你喜歡什麼呢?”

“阿綰,你有沒有見過大俠?”說到這個,男孩的眼睛亮了,“很少有人見過他們的真麵目,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好像很少出現,其實卻無處不在。他們武功高強,劫富濟貧,打抱不平,還會在空中飛來飛去的,就像這樣!”

“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位大俠!”

說到激動處,他站了起來,模仿著心目中大俠的樣子比劃起招式來,倒是有模有樣。不經意間,他的手臂觸到了一旁浮著的那團幻火,出乎意料地,火焰竟沒有避開他。

“阿綰,這……”他驚詫得難以自已,又有些顯而易見的激動。

“其實阿亮還是很聰明的呢。”女孩走到他的身邊,笑眯眯地看著他。

他不知道,所謂“隻有聰明的人才能觸碰到幻火”這樣的說法其實根本沒有,隻是她故意逗他的,那幻火本就由她而生,受她的控製,她想讓她觸碰的時候,他自然就能觸碰到。

其實阿亮一點兒都不笨呢,她想,心懷善念的人,其實才是最聰明的。

“阿綰,其實我真羨慕你。”阿亮說。

“為什麼?”

“你會術法呀,會用蓮花架橋在天上行走,會念咒語給小動物療傷,還會造出這麼好玩的火來,你真厲害。”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他是一臉羨慕的表情,眼睛在火焰的照耀下閃爍著動人的光。

“這有什麼,你才厲害呢,會念那麼多的詩,那些詩多美呀。白日依山盡,疑是地上霜。黃河入海流,低頭思故鄉。對不對?”

見她這樣念詩,男孩不禁捧腹大笑:“如果青蓮居士聽到你這樣吟他的詩,定要被氣得從地下蹦出來了。”

聽到這裏,她也笑了。他不知道,其實這些詩她早就耳熟能詳,她故意念錯,隻是不想看到他憂傷的樣子,想讓他開心而已。

孩子的笑聲清脆悅耳,如銀鈴一般,細細碎碎,響徹了星光下的整個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