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師父這種觀點我也沒法反對,他雖然修道也才千把年,和廣成子師伯那種天皇時期就得道的沒法比,但他比我見識廣博思想深刻性情穩定這還用說麼!
總結起來,就是我師父已經得道,他的三觀很完整,一切行為能夠自己負責,而我雖然成了仙但還沒得道,作為神仙應有的三觀還在繼續建設中,對天道對自身都沒有足夠的判斷及負責能力,屬於未成年範疇……
好吧,按照師父這標準,很多仙人這輩子都別想成年了!其實這充其量是闡教內部非普行性標準,廣大神仙們不要因此而緊張。
所以,我師父就“封神這事能不參合就別參合”這一理論,好好教育了我一頓,勒令不準出門。不過我師父性格溫柔,教育完了他照例開始和顏悅色地安慰我,主旨還是“外麵沒啥好玩的,女孩子要文靜點”,還拿出兩件一樣的新法寶給我,隻不過一個是完成品一個還是毛坯。師父讓我拿去研究下煉製方法,就算是今年的作業了。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關於封神這件事到底該不該參合,我師父的看法那當然是闡教最主流的,和師祖元始天尊那是一脈相承:是你的劫數你跑不了,別心存僥幸以為可以混過去;不是你的劫數,那不作死就不會死!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其實封神是封神,闡教殺劫是殺劫。原本封神榜上三教都有名,暫時彌封起來,誰死了就填上去,實在不夠,凡人也可以頂上去。
我們闡教十二金仙是一千五百年未斬三屍,殺劫到了不下山不行!不去後果自負!而截教的人大多沒到殺劫時候,可去可不去,你關著門在家宅著,難道還有人闖進來把你殺了不成?
事實上,趙公明被聞仲邀請來助陣的時候,因為他道行也是金仙,法寶又犀利,武藝又高強,諸位師伯當時是真·不想跟他死拚。想想我們那是身犯殺劫不得不來,你一無拘無束的金仙幹嘛來趟這渾水?你不想逍遙非要參合封神也罷了,但是你這不是給我們渡過殺劫增加困難嗎?
其實,很多人誤會闡教十二金仙犯了殺劫,就琢磨著讓截教的人替死,這種想法是非常不對的!師伯們又不是玉帝的托!憑啥冒著生命危險給他天庭拉人啊!拚死拚活搞死一個金仙也才一個名額,死個凡人也是一個名額,這筆賬誰都會算好不好!
其實師伯們是真心希望死的全是凡人,最好把紂王家整個朝廷都直接搬去送給玉帝,湊滿了數目完事!這才輕鬆安全方便愉快!以為誰都閑的沒事喜歡挑戰噩夢難度啊!
所以,趙公明第一次被收了定海珠還不罷休,還去借了金蛟剪再來,那在闡教諸人眼裏真是犯了眾怒!所以後來陸壓用釘頭七箭書這種陰招設計他的時候,十二金仙是個個緘口,表示我們沒意見,陸道友你自己和薑子牙合計吧!
其實這也是闡教和截教觀念碰撞的典型,趙公明和聞仲關係好,一聽兄弟有難二話不說立刻來了!而且他性格剛烈正直,雖然不認識趙天君,但一看,“對麵那個被吊在旗杆上的人是誰?也是我們截教的人?我擦!敢這麼侮辱我們!此仇不能不報!”
同樣,第二天黃龍師伯被趙公明捉去,也在旗杆上吊了一夜,其他師伯們都沒話說,可能還在心裏想,這就是劫數啊!還好黃龍師弟不算倒黴到底,沒被姓趙的直接殺了泄憤。
而到了晚上玉鼎師伯派楊戩師兄偷偷把他救回來,第二天黃龍師伯也沒哭著喊著找人給他報仇,隻當沒這回事。大家議論的話題還是怎麼平安渡過殺劫,盡量犧牲小點,幾千年修行不容易,早點完事早點回家宅去。
這就是闡截二教的三觀差異。
其實聞仲是金靈聖母的弟子,又長期在人間做官,雖然也是交遊廣闊,但也大多是些道行不高之輩。如果趙公明不來,頂多是些道行淺薄的左道之士來給聞仲助陣,死了就死了,通天師叔祖也不怎麼在乎,隻當是應劫了,而我師祖派些玉虛宮旁聽生來,也是這個湊數心理。
但是截教眾人講義氣啊,人死了不能白死!死活跟通天師叔祖告狀,最後通天師叔祖丟了麵子,是一怒之下連萬仙陣都擺了,結果高手全給天庭作了貢獻,其中還讓西方教跟在後麵撿了三千人的便宜,後來號稱三千揭諦——估計事後師祖連抽死通天師叔祖的心都有了!早知道你要窮折騰,真不如把那三千叛徒直接送我!不,送十分之一都夠了!
……
我們這邊也是沒辦法,趙公明一來,道行深厚法寶犀利武藝高強,誰都奈何不了他。燃燈算是人品爆發把他的定海珠收了,過程也蠻驚險的,但好不容易贏了一回,難道師伯們還好意思說,燃燈老師您把他的法寶還回去讓他走吧!免得截教人越招越多。但這話誰說得出口啊!再說,誰敢保證那邊趙公明就樂意從此罷休呢?
同樣是這個原因,散人陸壓跑來趟這渾水,拿出釘頭七箭書說這樣這樣,大家雖然皺眉,但沒一個人敢出口反對,說這樣是不是太壞規矩了點——你要敢說出來,陸壓立馬就能回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