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兒屁著涼大海棠(1 / 1)

但在上海,卻是不能不這麼說的。比如不說“儂先汏”,而說“儂先洗”,就等於叫別人先去死(儂先死)了。舊上海有家廣東人開的“先施公司”,生意就不如“永安公司”好。因為在上海人聽來,“先施”就是“先死”,哪有“永安”吉利?

其實廣東人也是忌諱“死”的。廣東人從來不說“氣死我了”“笑死我了”,而說“激生我”“笑生我”。也不說“忙得要死”,而說“忙得滿天神佛”。廣東人也忌諱與“死”同音的字,所以在廣東,樓層沒有四樓,門牌沒有4號。他們還忌諱血,因此豬血就叫“豬紅”。上海的規矩,則是探望病人不能帶蘋果,新娘上門不能吃瓜。因為在上海話中,“蘋果”與“病故”諧音,“瓜”與“寡”音同。拎著蘋果去看病人,等於咒人家“病故”;新娘一進門就吃瓜,豈非存心要守寡?因此不但吃不得,也說不得。“梨”和“離”諧音,在一些地方就改叫“圓果”。也不能分著吃,以免“分離”。還有“鍾”,也不能作為禮物送人,尤其不能送給老年人,以免人家以為你是來“送終”。

可惜人總是要死的。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無葬身之地”。於是棺材便是稍有積蓄者的必備之物。“棺材”就是“官”與“財”,好像誰睡進去誰就升官發財。所以抬起棺材叫“升棺”(升官),抬進棺材叫“進材”(進財)。棺材的木材要好,釘子要多,叫“財丁(材釘)兩旺”。然而一個人,死都死了,還升什麼官,發什麼財?莫非到“冥府銀行”去當總經理,或者到閻王殿裏去做財政部長?如果進了棺材就是升官發財,那麼,反過來說,升官發財豈不等於進了棺材?很遺憾,不會有人來認這個死理。張冠李戴原本就是不講道理的,隻不過圖個吉利罷了。

這就叫忌諱,也叫塔布。

但在上海,卻是不能不這麼說的。比如不說“儂先汏”,而說“儂先洗”,就等於叫別人先去死(儂先死)了。舊上海有家廣東人開的“先施公司”,生意就不如“永安公司”好。因為在上海人聽來,“先施”就是“先死”,哪有“永安”吉利?

其實廣東人也是忌諱“死”的。廣東人從來不說“氣死我了”“笑死我了”,而說“激生我”“笑生我”。也不說“忙得要死”,而說“忙得滿天神佛”。廣東人也忌諱與“死”同音的字,所以在廣東,樓層沒有四樓,門牌沒有4號。他們還忌諱血,因此豬血就叫“豬紅”。上海的規矩,則是探望病人不能帶蘋果,新娘上門不能吃瓜。因為在上海話中,“蘋果”與“病故”諧音,“瓜”與“寡”音同。拎著蘋果去看病人,等於咒人家“病故”;新娘一進門就吃瓜,豈非存心要守寡?因此不但吃不得,也說不得。“梨”和“離”諧音,在一些地方就改叫“圓果”。也不能分著吃,以免“分離”。還有“鍾”,也不能作為禮物送人,尤其不能送給老年人,以免人家以為你是來“送終”。

可惜人總是要死的。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無葬身之地”。於是棺材便是稍有積蓄者的必備之物。“棺材”就是“官”與“財”,好像誰睡進去誰就升官發財。所以抬起棺材叫“升棺”(升官),抬進棺材叫“進材”(進財)。棺材的木材要好,釘子要多,叫“財丁(材釘)兩旺”。然而一個人,死都死了,還升什麼官,發什麼財?莫非到“冥府銀行”去當總經理,或者到閻王殿裏去做財政部長?如果進了棺材就是升官發財,那麼,反過來說,升官發財豈不等於進了棺材?很遺憾,不會有人來認這個死理。張冠李戴原本就是不講道理的,隻不過圖個吉利罷了。

這就叫忌諱,也叫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