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楊勳和張康親自動手,將十口箱子重新上鎖,並逐一在騾車上捆好。正忙得不可開交時,忽聽庫房外傳來一陣雜遝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個小廝慌慌張張跑了進來,向周若蘭稟報道:“娘,娘娘,大事不好,禦,禦林軍把王府團團包圍了!”
此時,始興王府的圍牆外人喊馬嘶,燈火通明。七千手持刀槍的禦林軍將士嚴陣以待,將王府圍得水泄不通。
在王府花廳,手捧聖旨的馮遠達和一身戎裝的劉坤並肩而立,等待皇後與始興王到來。
首先趕到的是周若蘭。由於走得匆忙,她頭上的釵環有些散亂,臉龐沁滿了細密的汗珠。
看見皇後,馮、劉二人趕忙上前請安。
周若蘭放眼望去,見馮遠達和劉坤身後站著一排全副武裝的牙將,個個刀槍在手。從花廳到大門的甬道上,也黑壓壓站滿了刀出鞘、弓上弦的禦林兵。周若蘭穩了穩心神,衝馮遠達問道:“馮公公,你和劉將軍率大隊人馬深夜到此,有何貴幹?”
馮遠達舉了舉手中的聖旨,答道:“奉皇上旨意,查抄始興王府。”
周若蘭心中惶恐,但仍強作鎮定地問:“好端端的,為何要查抄王府?”
馮遠達道:“等會開讀聖旨,娘娘就明白了。”說著,他環顧四周,衝一個牙將問:“始興王呢?怎麼還沒來?”
那牙將躬身稟道:“已再次派人去請了。”
話音剛落,幾個士兵簇擁著陳伯茂進了花廳。這半年來,陳伯茂非但不問國事,連府中的事情也一概不理。他躲在寢宮,每天不是看書就是發呆。剛才,他正無聊地翻看《搜神記》,突然闖進幾個禦林軍士兵,說聖旨到,要他趕緊出去接旨。進入花廳,陳伯茂發現事態嚴峻,卻不知出了什麼事。
見陳伯茂到來,馮遠達展開聖旨,朗聲道:“皇後和始興王接旨!”
一聽這話,周若蘭和陳伯茂同時跪了下來。
馮遠達宣讀聖旨,大意是:據可靠消息,因不滿太子之位被廢,周若蘭母子與手握重兵的周振業內外勾結,密謀造反,現命禦林軍督統劉坤率軍查抄始興王府,勘拿謀反罪證。
聽完聖旨,周若蘭和陳伯茂都嚇得臉色發白。陳伯茂一頭霧水,不知這大禍從何而來。周若蘭曉得張康的話應驗了,便衝馮遠達道:“本宮要麵見皇上,當麵解釋。”
馮遠達陪笑道:“皇上立等查抄結果,小的不敢耽擱,其它之事稍後再議,請娘娘見諒。”講到此,他衝劉坤使了個眼色。劉坤會意,當即率牙將們奔出花廳,領著士兵分頭查抄王府。馮遠達則坐在花廳,看守周若蘭和陳伯茂。
約摸過了半個時辰,一名黑臉牙將跑來向馮遠達稟報,說在庫房發現十口滿裝刀劍、弓弩和火藥的大箱子。陳伯茂驚得目瞪口呆,不曉得府中咋會有這些犯忌的東西。
周若蘭對馮遠達解釋道:“這十口箱子,是廣安候剛剛派人從穎州送來的,內中有一段老大的誤會……”
馮遠達衝周若蘭拱了拱手,歉然道:“小的隻管查抄,至於其中的原委,請娘娘向皇上奏稟。”說完,他讓隨從們繼續看守皇後和始興王,自己跟著那黑臉牙將匆匆出了花廳。
黎明時分查抄結束,共搜出刀劍五百柄、弓弩四百副,羽箭一千支,火藥七百斤。馮遠達命人將這些數據登記造冊,自己則騎馬趕往紫禁城,當麵向陳蒨奏報。
聽說府裏查出這麼多兵器、火藥,陳伯茂嚇得冷汗直流,忙向母親詢問這些東西的來曆。周若蘭把傍晚發生的事一一告訴了兒子。末了,她說道:“肯定是你舅舅發貨時搞錯了,等會我向你父皇說明原委,一場誤會就可平息。”
陳伯茂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憂心忡忡道:“按照常理,把這麼多兵器、火藥錯當成賀禮裝箱,無論如何講不通,父皇壓根不會相信。”
被兒子這麼一提醒,周若蘭感覺事態嚴重,便問:“那你說說看,到底是咋回事?”
陳伯茂想了想,分析道:“不外乎兩種可能,一是這些東西確實是舅舅讓楊勳運來的,二是真正的賀禮半路上被人調了包。”
對兒子的前一種猜測周若蘭斷然否定,她正色道:“你舅舅雖然脾氣暴躁,對你太子之位被廢也非常不滿,但他絕不會起謀反之念!”
陳伯茂點頭稱是,道:“那就是後一種原因了。”
周若蘭道:“如果賀禮被調了包,說明有人故意栽髒,誰這麼惡毒,要置咱母子於死地?何況,聽楊勳講,一路上他嚴密看管車隊,旁人並無下手機會。”
聽了這話陳伯茂暗暗叫苦,心想:對簿公堂時,若楊勳堅持這種說法,等於證明那些兵器和火藥確是舅舅送來的,這樣就做實了謀反之罪。陳伯茂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周若蘭也慌張起來,此時楊勳和張康等人被隔離在庫房,根本聯係不上,隻能幹著急。
母子倆正竊竊私語時,馮遠達捧著聖旨回到了花廳,身後跟著十個藍衣太監。看見這些太監,周若蘭渾身一激靈,因為藍衣太監來自慎刑司,專門負責體罰、看押後宮嬪妃。
馮遠達走到花廳中央,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皇後和始興王聽旨!”
周若蘭和陳伯茂一齊跪倒在地。
劉坤打開聖旨讀道:“皇後涉嫌謀反,著令慎刑司就地看押。始興王涉嫌謀反,交禦史台審問。欽此!”
言閉,四名藍衣太監走上前,一左一右站到了周若蘭身旁。與此同時,一個禦林軍牙將抖開鎖鏈,“嘩啦”一聲套住了陳伯茂。
在王府庫房,張康、楊勳等人也被一一拿下,押往禦史台受審。
當始興王府亂作一團時,另一隊禦林軍騎兵正火速朝穎州進發,前去捉拿周振業。
與此同時,為防周振業狗急跳牆,陳蒨命大司馬盧宣懷迅速調集各路軍馬,隨時準備鎮壓穎州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