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1 / 3)

鄭興站在一處短牆後驚懼地望著村裏突然發生的這一切,大半天才回過神來慌慌張張地跑回家中。鄭媽見狀,連忙坐起身目光怔怔地看著鄭興問道:“興兒,外麵驚天喊地一片大亂,這是怎麼了?”鄭興一麵收拾了要帶走的東西一麵道:“娘,不好了,村裏不知一時闖來了哪家的幾百潰軍,燒殺搶掠,什麼事都幹,正在禍害百姓,村裏大人小孩都在往出逃,我們也快走吧,逃出去躲幾天再回來!”

鄭媽聞言臉色大變,猶豫起來,她低頭想了想,搖頭道:“這裏是自己的家園,娘不走,娘已是這把老骨頭了,還怕什麼?再說,紫娟還未找到,娘不能把她一人丟在這裏!”

“娘,都找三天三夜了,再說此時紫娟一定不在這一帶了。她又不是呆蠢的人,她會保護自己,不會有什麼事的,這裏待下去很危險,這些潰軍狗急跳牆,什麼事做不出來!娘,家裏沒什麼值錢東西,收拾一下,我們趕快跟村人一道往出逃吧!”情況危急,鄭興已顧不了去耐心說服母親,他一麵說一麵上前強行將母親攙扶著下了炕。

外麵仍是人喊狗叫,一片混亂,鄭媽心中不覺湧上一陣淒楚,一時無了主意,但還是簡單收拾了一下東西,隻帶了幾件衣物便被兒子鄭興攙扶著從屋裏走出。躲過正在村中大肆為非作歹的一群一夥潰軍,鄭興背著母親倉皇出了村,一路心驚膽戰,往西南深山方向逃去。

前營兵站那邊燃起熊熊大火,燒紅了大半片天空,到底發生了何事,村裏又是突然從哪裏逃來的這麼多潰軍?這還得從幾天前的一個夜晚說起。

李淵父子舉義旗太原起事後,迅速擴充軍隊,操練兵馬,不日便率領十萬大軍大舉西進,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便占領了十幾座城池。打著替天行道、拯救蒼生旗幟的義軍,軍紀嚴明,百姓擁戴,沿途軍民歸附如流。其時,劉武周勾結突厥,剛剛攻占了汾陽,就又野心直逼晉陽,這是橫在李淵父子心頭的一大心病,不除掉他,必將後患無窮。為奪取天下,步步為營,掃清障礙,按照計劃義軍先開到霍邑突襲守將宋老生部下,城外砍掉他的腦袋,攻占了城池;接著又一鼓作氣攻占了臨郡、絳郡。奪取大片領地站穩腳跟後,經過與眾將領的一番商議,李淵便又帶領長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揮師北上,折回身準備一舉吃掉劉武周這個心腹大患,才出現了李世民統領三千軍馬路經永安縣時,被那座高聳的臨黃塔頂大放奇光異彩所吸引的那一幕。

隋軍占領的前營兵站以及尉遲敬德統領五萬兵馬鎮守的白璧關這兩大要塞,此時已完全落在了劉武周的掌控之中。要吃掉劉武周,打下永安縣,再攻占汾陽,必先占領前營兵站這一軍事要地;奪取隋軍屯集的大量軍備糧草,而又必須切斷白璧關所駐尉遲恭的後援。於是李淵與長子李建成統領五萬軍馬,便從側麵迂回過去,排兵布陣在垣村一帶,死死切斷了尉遲恭的援路,命勇謀兼備的李世民率三千軍馬前去攻取前營兵站。李世民率領三千軍馬夜色之中開過去後,便將大軍隱匿在距兵站十裏外的密林之中,而自己則親自帶領殷開山、劉弘基、段誌玄等將領和數十名精壯隨從,化裝潛伏到了前營兵站附近,進行實地偵察,僅用兩天時間便摸清了那裏的情況,製訂了攻打計劃,嚴陣以待全麵發起進攻的有利時機。

這日夜間,借著朦朧的月色,李世民已將三千軍馬全部調遣潛伏在了距兵站不到五裏路的一片林子裏。從義軍隱蔽的那片林裏望去,整個兵站像一麵側臥著的巨大鍋底,森嚴壁壘,黑乎乎一片。彙集了一河孝河水由北向南滔滔滾滾、川流不息的汾河,散發著清醇濕潤的酒香氣息,即使在夜間,也能看得見那水麵跳動著的銀白色的波光,這條河正好將義軍和兵站隔為兩岸。地形地勢等情況,李世民已探察清楚,夜襲兵站,須越過這條汾河,然後再行不到半個時辰的路程便可到達。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幾天來,好多將士都摩拳擦掌,實在在林中憋不下去了。殷開山忍不住走到李世民在林中臨時下紮的營地,進帳稟報道:“李大將軍,打發去兵站偵探的兩個士兵剛剛回來,說看樣子隋軍沒有什麼變化,根本沒覺察到我們,更沒有援軍趕到,今夜就是突襲的絕佳時機,我軍可以趁其不備出奇製勝。”

李世民神色凝重沉思片刻,目光望向前方說道:“我也覺得再不能拖延下去了,我軍的實力不及敵方,兵書上說,兵貴神速,貴勝,不貴久。將士們也在紛紛請戰,目下看來,我軍士氣正旺,今夜務必拿下兵站。傳我的令,按原定計劃,我領一支軍隊,你和弘基各領一支軍隊,分三路立即動身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