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媽這才將目光收回,在鄭興放上折疊衣服的石上坐下歎息道:“怎麼會有人來呢,你唐叔唐老先生跟著一氣之下也瘋了,失去了常人的理智,被族人領回老家養起。聽說失瘋後還轉悠來過村裏,見誰也不說話,有時甚至會沒命地狂奔,如今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他怎麼會曉得唐媽埋在這裏?紫薇是逃出了虎口,可至今還下落不明,有的說是無聲無息地死了,有的說是逃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在一座尼庵裏做了尼姑。到底是死是活,誰也說不清,爹娘遭此厄運,她怎麼會知道呢!唉,除了自己的親人,有誰還會來此地看唐媽一眼呢……”說著,老人已是眼淚婆娑。
鄭興連忙打斷母親的話安慰道:“娘,您別為此傷心,都已成往事了。您看今日天空的太陽有多新多亮,我們當感激太陽帶給我們溫暖,慶幸家鄉戰亂平定才是。”
鄭媽的心境漸漸平靜下來,她拭去淚水歎息道:“唉,時光是不能倒流的。有再好的時日,唐媽也瞧不上一眼了,她靜靜地躺在墳堆裏,多可憐,有誰還在意她呢?娘總在想,她為什麼會心路那麼狹窄想不過來呢?唉,人這一生,娘覺得如同做夢一樣,很荒誕的。”
“娘,別想那些不順心事了,隻要有兒子孝敬您,什麼事都不怕!”
“你別給娘寬心了,娘心裏明鏡一般,什麼事都懂得。行了,你快去唐媽墳頭走走吧!”
鄭興心情沉重,回應著跟娘“嗯”了一聲,便走下斜坡,踏著如茵綠草來到唐媽墳前。鄭興看到,唐媽的墳堆有些異樣,一般來說,別人的墳頭在堆起墳堆後會撒些五穀雜糧的,而這些五穀雜糧便很快會在土壤中發芽生根,讓墳堆上麵長出五穀來。而唐媽的墳頭上麵卻未長出一株五穀,覆蓋墳頭的都是些山花野草。幾叢白菊鶴立雞群,凸顯出來,典雅芬芳,散發著陣陣馨香,野菊花的上空有幾隻蝴蝶在翩然飛舞,閃來閃去。鄭興佇立片刻,便虔誠地跪在墳前,磕了幾個頭,為飲恨悲慘而去長眠九泉之下的唐媽低頭默哀。山野靜得連一點聲息都沒有,置身於天地萬物之間的他,麵對唐媽孤零零的墳頭,此時心頭卻不由湧起陣陣對紫薇的殷切思念之情,她至今下落不明,他要為自己,為可憐的紫薇盡這份孝心。
正在這時,在山巒的另一端卻出現了一個人,遠遠地,隻見那人站在那裏,怔怔地望向這邊的山野好一陣工夫,便將目光慢慢移向了唐媽墳頭的這邊來。接著,便把視線定格在了唐媽的那座墳塋。看得出來,那人大概是看到了唐媽的墳頭,向這邊疾步走來了。
過了一會兒,跪在那裏默默致哀的鄭興隱約聽到,他的身後有一陣觸動草叢窸窸窣窣的聲響,漸漸地從那邊由遠及近而來,最後在他的身後停下了。他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呆呆地站在他身後的,卻是一個麵容清瘦、身穿一件淺藍色道袍的削發尼姑。鄭興不禁吃了一驚,他立刻站了起來,目光怔怔地上下打量著眼前這人,他久久地看著她,感到既陌生,卻又有幾分眼熟,難道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紫薇嗎?如果是她,她怎麼會一下變成了這個樣子呢?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定神再看,站在麵前也在怔怔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尼姑,正是自己日思夜盼的心上人紫薇。
“紫薇!你……”鄭興終於驚異地喊出聲來,兩人的目光緊緊地相視著。
“興哥,難道你……”紫薇也失聲叫道。
二人幾乎是同時,一下撲上去相擁而泣,悲痛萬分,縱有千言萬語,一時竟都哽咽在喉頭難以表白……
太陽明晃晃地照耀著一碧如畫的山野,墳塋左側一棵樹上,幾隻鳥雀歡快地跳來跳去,在嬉戲打鬧。此時,飽受磨難的一對情人相見,他們對於周圍的事物哪裏還會去顧及、去理會呢?此時此刻,企盼已久的激越情懷,已讓這兩個年輕人完全沉浸在了別後重逢美好而又悲痛的情境之中。
在那邊山峁彎道處,鄭媽坐在那塊石上,目光遲疑地望向這邊,見唐媽的墳前轉眼間多出一個人來,與兒子相擁相抱,驚詫不已。她立時從地上站了起來,目光直直地朝這邊久久望著……
紫薇渾身在顫抖,她與鄭興緊緊抱著痛哭過一陣之後,便上前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墳前,失聲號啕大哭起來,口中含混不清地道:“娘,您死得好慘啊,您怎麼忍心丟下女兒走了呢……我的天哪,你為什麼這樣不公……”
鄭興感動地看著紫薇,不由再次跪在了唐媽墳前,揪心的難受讓他不得不陪著紫薇一起落淚。
這時,金色的太陽已不知不覺轉悠到當空,變成一柄白而透亮的銀盤,似乎停下了自己的匆匆腳步,一動不動,仿佛在注視和嘲笑千百年來一直充斥人間的爾虞我詐、是非爭鬥和無盡的恩恩怨怨,也仿佛是在為這對經受了一場悲歡離合的戀人在默默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