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貞觀元年元月十日,登上皇位的李世民召集新組建後的政權班子,正在朝堂共議治國安邦之大計。李世民神色威嚴,腰身直挺,端坐於朝堂正中的龍椅上,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左仆射蕭瑀、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兵部尚書杜如晦、中書令宇文士及、右仆射封德彝、禦史大夫杜淹、左武衛大將軍秦叔寶、右武衛大將軍程咬金、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左衛將軍侯君集、驍衛將軍段誌玄、右領軍將軍薛萬徹、右武侯將軍張公瑾、諫議大夫魏徵等文武高官分列於朝堂左右。
李世民目光睿智,雙目平視,對下麵的朝臣內涵深沉地緩聲說道:“朕今日把眾愛卿召來,是要跟大家共商治國之大計。”
下麵一片肅靜,靜得地上即使掉一根針也能聽得清清楚楚。眾朝臣一個個直著腰身半低著頭,都在洗耳恭聽。李世民說著停下話,向眾朝臣掃視一眼,接著說道:“如今天下已統一,我大唐人心所向,政局正在逐步走向穩定,幾年來生產也基本得到了恢複與發展。但要使國家強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還需要君臣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共理天下。眼下,我大唐‘貞觀’新的年號已開始啟用,‘以人為本,安人理國’的基本方略也已確立,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創建一代祥和、安寧的理想盛世,眾愛卿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朝堂上一時眾文武都不做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等待別人先開口說話。肅靜片刻之後,尉遲敬德圓睜兩眼,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目光望向李世民,出列大聲道:“沒人說,我尉遲敬德來打頭炮。自從陛下去歲八月九日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大施惠政,九州內外皆受聖朝恩澤,我大唐民心所向,無不敬仰。要我看,如今陛下一統天下的政局,不會生出什麼大亂子來,當前要緊的是,朝政上下當團結協力,全力以赴,擇日起兵一舉滅掉突厥,以除大唐的心腹之患!”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許多朝臣一時竟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嘰嘰咕咕議論起來,很顯然,這些朝臣無疑是對尉遲敬德所言抱以非議。
李世民見狀,挺了挺腰身,迅速朝下麵議論的群臣掃視了一眼,提高嗓門大聲說道:“眾愛卿靜一下,剛才尉遲愛卿所言也不錯,盡快掃平突厥,確實為當前我大唐所麵臨的一件大事。不過,今日朕把眾愛卿召來,集思廣益,是重點集中商討安人理國之大計的,眾愛卿有什麼不同之高見,盡管大膽說出來,是對是錯朕都不會計較。”
朝堂上頓時又安靜下來,好多人都用眼睛的餘光在互相看著,卻沒有人站出來講話。就在這時,諫議大夫魏徵出班進言道:“臣魏徵稟奏皇上。依臣所見,如今雖然還有突厥不時進犯我邊土,但眼下治理國家,教化子民,迅速使國家強盛,創建一個祥和、安定、理想的大唐貞觀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要遠勝於急於出兵去滅突厥。道理很簡單,隻要國家治理好了,國家強盛,社會祥和穩定,那小突厥自然也就不敢進犯,何須急於舉兵去滅?”說著停下話緩了口氣,將目光望向了朝堂上端坐的李世民。
“怎麼個治法,魏愛卿接著大膽往下說。”李世民端坐在正中央,聽得眼睛有些發亮,目光緊緊地盯著下麵站著的魏徵,挺了挺腰身插話鼓勵道。
魏徵接著道:“陛下繼位以來,針對我大唐剛剛立國數載,所確立以人為本、安人理國、以正治國的方略千真萬確,是再貼切不過了。但說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怎麼去治理,臣竊以為,還少不了孔大聖人‘用道德引導,用禮教治理’的古訓。而用道德去引導,用禮教去治理,其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從倡導孝道做起。孔子《孝經·廣要道章第十二》上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孔子又雲: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魏徵,字玄成,巨鹿人(今屬河北),通古博今,見多識廣,曾為道士,隋末參加瓦崗起義軍失敗後降唐,為太子建成之親信。李世民當皇帝後,不計前嫌,十分看重他的博學多才和直言敢諫,留在身邊重用為諫議大夫。魏徵後來曾提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和君王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留傳千古的名言至理,他很善於扭轉君臣的過失,提出獨到之見。
魏徵引經據典、言之鑿鑿的慷慨陳詞,讓李世民精神為之一振,他向前傾了一下身體,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又插話道:“倡導孝道,具體怎麼個倡導法,魏愛卿接著往下說。”
魏徵將自己的五短身材站得筆直,抬手將凸出的前額上稍微耷拉下來的帽簷朝正拉了拉,望向李世民接言道:“如何去倡導孝道,請陛下不用發愁,孔聖人《孝經·廣至德章第十三》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為人君者也。孔大聖人的意思是說,君子以孝道去教化民眾,並不是用挨家挨戶的辦法,每日每天去當麵教導民眾如何行孝道;用孝道去教育人們,最終是要讓每一個做兒女的都懂得去孝敬父母,使全天下做父母的都能得到尊敬;教育人們友愛,是要使人們懂得去尊敬兄長,使全天下做兄長的都能得到尊敬;用臣道去教育人,是使臣屬們都能懂得去尊敬自己的國君,讓全天下的國君都受到臣屬們的尊敬。”頓了頓,“陛下,孝是萬善之源,要使國家強盛,創建安寧、祥和的一代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千萬不可忽略孝道的功用,從孝道入手教化子民,倡導孝行天下,才是治理好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切入點。”言畢,略一停頓,便退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