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國權,可堪恭顯廁其間。
屢形天譴君非語,徒使宗臣每犯顏。
朱淑真 / 璿璣圖記
若蘭名蕙,姓蘇氏,陳留令道質季女也。年十六,歸扶風竇滔。滔字連波,仕苻秦為安南將軍,以若蘭才色之美,甚敬愛之。
滔有寵姬趙陽台,善歌舞,若蘭苦加捶楚,由是陽台積恨,讒毀交至,滔大恚憤。時詔滔留鎮襄陽,若蘭不願偕行,竟挈陽台之任。若蘭悔恨自傷,因織錦字為回文,五彩相宣,瑩心眩目,名曰《璿璣圖》,亙古以來所未有也。乃命使齎至襄陽,感其妙絕,遂送陽台之關中,具輿從迎若蘭於漢南,恩好逾初。其著文字五千餘首,世久湮沒,獨是圖猶存。唐則天常序圖首,今已魯魚莫辨矣。
初,家君宦遊浙西,好拾清玩,凡可人意者,雖重購不惜也。一日家君宴郡倅衙,偶於壁間見是圖,償其值,得歸遺予。
於是坐臥觀究,因悟璿璣之理,試以經緯求之,文果流暢。蓋璿璣者,天盤也;經緯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極星不動,蓋運轉不離一度之中,所謂居其所而斡旋之。處中一方,太微垣也,乃疊字四言詩。其二方,紫微垣也,乃四言回文。二方之外四正,乃五言回文。四維乃四言回文。三方之外四正,乃交首四言詩,其文則不回也。四維乃三言回文。三方之經以至外四經,皆七言回文詩,可周流而讀者也。
紹定三年春二月望後三日,錢唐幽棲居士朱淑真書。
二、斷腸詞評話
明吳從先《草堂詩餘雋》引李攀龍語。
李清照《如夢令》,寫出婦人聲口,可與朱淑真並擅詞華。
明董榖《碧裏雜存》。
自漢以下女子能詩文者,若唐山夫人、曹大家,立言垂訓,詞古學正,不可尚已。蔡文姬、李易安失節可議。薛濤倚門之流,又無足言。朱淑貞者,傷於悲怨,亦非良婦。竇滔之婦亦篤於情者耳。此外不多見矣。
明陳繼儒《寶顏堂秘笈》本。
孟淑卿,蘇州人,訓導澄之女。工詩,號荊山居士。嚐論朱淑真詩曰:“作詩貴脫胎化質。僧詩無香火氣乃佳,鉛粉亦然。朱生故有俗病,李易安可與語耳。”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
《漱玉》、《斷腸》二詞,獨有千古。而一以“桑榆晚景”一書致誚;一以“柳梢月上”一詞貽譏。後人力辨易安無此事,淑真無此詞,此不過為人才開脫。其實改嫁本非聖賢所禁;《生查子》一闋。亦未見定是淫奔之詞。此與歐公簸錢一事,今古嘵嘵辯論,殊可不必。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
朱淑真詞,才力不逮易安,然規模唐五代,不失分寸。如‘“年年玉鏡台”及“春已半”等篇,殊不讓和凝、李珣輩。惟骨韻不高,可稱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