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1 / 3)

弟子把木炭火燒旺,泡上好茶葉,請何半音趕緊幫他抄一部經,他要在這次老萬晉獻頭炷香的儀式上,把這部開過光的經卷作為寺裏的禮品回贈給他,以示寺裏對燒頭炷香的重視。

這年本寂用了最隆重的儀式為老萬主持燒頭炷香。

本寂提前讓他的弟子們向居士和香客作宣傳,放出風去,鼓勵人們來觀看這場前所未有的表演。結果觀眾擠滿了佛殿,達到了本寂的預期效果,這些觀看燒頭炷香的信徒,因有幸參加如此隆重的儀式無不感動得熱淚盈眶,回家去無不要動情地描述給親朋戚友左鄰右舍聽,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幾乎全縣人民都曉得了陽山寺還排演、保留著這麼一個了不起的節目。

在這次盛典上,老萬還請本寂當眾給他求一張功名簽,問的是他兒子明年高考的事。老萬跪伏於菩薩座前,搖動簽筒,本寂親自替他問卦,求出一簽來,乃上上簽,簽曰:

數載麵壁吟詩稿

自將藍衫換紫袍

再把經文勤讀誦

連科及第姓名高

來年七月高考放下榜來,老萬的兒子考取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果然高中!此事一時成為百八十裏街的美談。於是那頭炷香的盛況再加上菩薩賜予燒香人的無上功德,幾經傳播,這頭炷香便成了一個神話。

本寂是一個很敏銳、很有頭腦、很懂世情的和尚,他從頭炷香中看到陽山寺的宏遠前景。果然到了第三年,陽山寺的頭炷香就成了了丁縣最難得到的榮譽。

待第二年的頭炷香剛剛燒過不到三個月,就有人上門來預訂第三年的頭炷香。來人一出手便願付十萬元功德錢,支持寺廟建設,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了。但本寂沒有急於表態,隻是讓人記下了施主的尊姓大名和聯係方式,說這事一時還不能馬上答應下來。此公急了,馬上要付一半定金。本寂一見這情形,心裏更有數了,便說六個月後鍾大仙過生日,要到那個日子問一問大仙的意見,看他老人家是否同意收下這一筆錢。本寂眼下確實等著錢修學校,但他準備釣更大的魚,沒有急於收這筆也還算令人眼熱的定金。

本寂預料的良好局麵很快便出現了,一個月後,又有一個老板上門來,他願出二十萬,勢在必得要燒來年陽山寺的頭炷香。

本寂沉得住氣,用同樣的辦法把這二十萬暫且關在門外。

最後的結果是還沒有等到鍾大仙的生日來臨,有人將三十萬元現金拍在心念堂的紅木桌子上,這樣本寂也就不好再說什麼要請鍾大仙來決斷的話了。

三十萬元買下頭炷香敬燒權的爆炸性新聞一下子傳遍了丁縣的山山嶺嶺,還迅速傳到了市裏和省裏,一時成為了熱門話題,很多沒有聽說過陽山寺的人因這件事的傳播,都知道了了丁縣有個顯聖的陽山寺。

第三部分第十七章頭炷香(3)

陽山寺的真正聞名應算在頭炷香的名分上,在此之前,它不過是一個山洲草縣的小小廟宇,盡管有慧覺大和尚的捧場,畢竟資曆太淺,還隻局限於信徒們的視野中。就因一炷頭炷香,就把許多資深的寺廟遠遠拋在了後麵,連掛著省佛教協會招牌的全省名聲最大的廣德寺也一時被人冷落。經濟指標和知名度,是決定佛事興衰的關鍵所在,這已經是一個不容爭論的問題。

陽山寺因頭炷香而使得知名度迅速升溫,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但頭炷香隻能獨家主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隻能滿足一個人的胃口,如此緊俏,會帶來怎樣預想不到的局麵呢?就如是20世紀60年代初的人們想吃上一餐白米飯外加一份紅燒肉;就如70年代的百八十裏街人盼望得到一個鳳凰牌單車指標;就如80年代人羨慕磚頭一般重的大哥大;就如90年代人向往獲得美國綠卡;就如21世紀初的年輕人期望能找超女李宇春簽個名——這看上去都是很難很難的事情,但事實上獲得陽山寺的頭炷香敬燒權比這些都難。60年代吃白米飯和紅燒肉的主子還是有;70年代一個縣一年還是可以分到幾十個單車指標的;80年代的大哥大畢竟是批量生產;90年代在美國站穩了腳的大有人在;21世紀的李宇春簽過的名沒有一萬個也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可陽山寺的頭炷香一年就隻能燒一個,一百年就隻燒得一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