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要依靠才能而不是心計來獲得上司的信賴。精於才能,會使上司更加倚重你;工於心計,則會使上司對你加以防範。不過,不要有心計並不是絕對的。
世界上總有這麼一種人,他們不願意下苦功增長自己的才幹,而是一門心思地想通過投機取巧的辦法來達到目的。這種人的做法有時是很有效的,但決不是什麼立身根本,也非處世正道。從短期看,工於心計者可能達到某些目的,但從長遠看,實在舍本逐末,自取滅亡。所以,我們要奉勸做秘書工作的人,一定要把精力放在增長才幹而不是經營心計上,隻有這樣,你才能長久、穩固地獲得上司的信任。
這其實涉及到上司的用人標準和秘書的職能問題。
從曆史上看,雖然用人標準因上司而異,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選賢用能。曆代統治者都是強調德才兼備的用人準則的,在爭奪天下的亂世之中,許多上司人物還提出“棄瑕取用”“用其所長”的變通標準,其基本思想就是:用人勿要求全責備,隻要他有一方麵的特長就可以了,甚至道德標準也可以降低。
例如,孔子的孫子子思曾向衛侯推薦過能將五百乘的人才苟變,但衛侯知其曾收過兩個雞蛋的賄賂,就不打算錄用。子思勸他說:聖人用將,猶匠人於木,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幹城之將,此不可聞於鄰國也。衛侯聞言大悟,於是同意擢用苟變為將。此外,曆史有名的“孟嚐君用雞鳴狗盜之徒”“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也都講的是以才而非德為標準、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道理。
大凡上司用人,都是以才作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的,如果德行也好,仁義禮智信五者兼備,那就更好;如果品德上有些汙點,但若能控製得法,仍是可以予以任用的。雖然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用人標準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但是對“才”也是給以很高重視的。所以,作為一個秘書,除了要良好的品行外,就要注意增長自己的才幹。
才幹是做秘書的基本功,如果你不能勝任秘書工作,難以完成各項任務,辦起事來,丟三落四,拖拖拉拉;傳個話,天南海北,走弦跑調;寫個材料,詞不達意,文理不通;出個主意,雲裏霧裏,不得要領。這樣的事多了,就會招致上司的不滿,又怎麼能搞好關係呢!
上司們是很看重下級的才華的,但對於工於心計者卻甚是警惕。所謂心計,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心裏另有主意,另有算盤,而且深藏不露,不現於聲色,不顯於言行;但是;每一舉動卻又都是處心積慮,意味深長。這種人是很可怕的,故曆來為上司所防範,所厭惡,因為這種人不誠實、不清澈,深不見底,常令人不禁與各種陰謀詭計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