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人際關係就像花錢一樣,必須仔細籌劃。真正的順應者既能滿足別人的需求,同時也不使自己的需求落空。通過觀察和實踐,你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你會學會控製火候,什麼時候不需要標新立異,什麼時候表現得謙恭和妥協更合時宜,或甚至在什麼情況下特別需要大幅度改變自己以迎合某些特定的人。
掌握了這些技巧,你也就掌握了似乎是什麼時候都能成為贏家的一種辦法,因而使人際關係操控在你的手裏;掌握了這些技巧,你也就掌握了讓所有的人都舒服自在的辦法;掌握了這些技巧,你也就真正掌握了“順應性”的精髓。
但是順應性並不是一種簡單追求“情投意合”的遊戲手段,而更多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和作用非凡的人際關係的經營之道。它幫助你控製緊張的局麵和更好地與甚至是乖張執拗的人相處。它還直接對別人如何看待他們與你的關係產生影響。你的順應能力提高,對你的信任和接受程度就會隨之攀升,而你的順應能力如果降低,則這一切也都會戲劇性地衰減。
從根本上講,順應性就是盡力訓練自己與別人協調相處。沒有哪種個性類型就比另一種有更強的順應能力。至於如何調整自己,順應別人,則因我們個人的情況而異。
這是因為順應性是你可以選擇的、彈性的便宜手段,你可以今天對某個人言聽計從,惟其馬首是瞻,也不會妨礙明天你就對他敬而遠之。你可以選擇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得畢恭畢敬,更換了那種情況就可能形同陌路。
比如講,一位“蝴蝶”可以通過少說、多聽和把注意力更多集中於手頭的工作上而順應“狐狸”;一位“大象”也可以通過做事不拖泥帶水和盡力做到不要顯得過於緩慢,交際活動不要過濫,加快工作節奏,而爭取“獅子”的認同;“獅子”也可以順應“蝴蝶”,方法就是肯於抽出時間聽他們談自己的夢想,甚至不切實際的幻想,並主動去試著了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