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同健正確地看出了一點,那就是為了避免疏遠和回避喬明清,有些事是他不得不去做的。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則,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本性,但因為是利害攸關,所以他采取了一些I臨時變通的辦法。他利用了一些典型的策略來順應一個顯然的快樂的“蝴蝶”。
總的來講,順應快樂的“蝴蝶”的方法如下——
一言以概之,就是要表現出對他們個人有興趣。
在可能的情況下,對他們的觀點、看法或不切實際的夢想表示支持。
變得積極活躍、富於激情和快節奏一些。
容忍離經叛道的行為,不急於爭辯。
盡力不要爭吵——否則你會難以取勝。
為人要熱情、隨和與瀟灑一些。
多向他們解釋,怎樣做才能提高他們的形象和信任度。
細節瑣事可以不讓他們過多參與。
如果喬明清也遵循“順應法則”的話,那他隻要向鄭同健那方麵稍稍調整一點就可使雙方皆大歡喜。他可以看出來,鄭同健是柔性的和拘謹的——一個典型的“狐狸”。那麼,他就可以調整自己的行為。他可以少說一些,多聽一些,對事情本身更關注一些。這樣的話,將可以保證那個野餐會不但計劃周密,辦理順利,而且充滿樂趣,兩個人都肯定會受到嘉獎。
如何順應“狐狸”,做事要顯得周到精細,準備充分。
喬明清可以利用下述策略來輕鬆地應對鄭同健:在可能情況下,應對他們提出的一些有條不紊的考慮周到的辦法予以支持。
通過你的行動實踐諾言,不能光停留在嘴上。
要變得細致一些、精確一些和理智一些。
把任何計劃的長處和短處都一一列舉出來。
要務實一些。
遵循已有的規章製度,不要越軌。
應保證你們的決定與他們的不發生抵觸或產生反作用力。
無論是鄭同健、喬明清還是野餐會,這幾者之間都不該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實際上,人的個性類型的差異會刺激解決問題的辦法變得多樣化,甚至別具風味。總體總是大於部分之和,個性的差別常常並不可怕,隻要它們之間能達成溝通,那麼反倒會比同類型的人能煥發出更大的能量,取得更大的成果。
所以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樣,掌握靈活性並不意味著去“模仿”別人的個性風格,也不是說要優柔寡斷,既不敢張揚自己的個性,也怕被別人的個性同化,更不是耍陰陽臉或費盡心思變成不倫不類的人。
比如講馮芬,她並沒有去嚐試壓製或脅迫韓力均,這會讓她覺得不舒服,而且關鍵的是這可能根本不起什麼作用。相反,她在某種程度上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調整,從而加重了自身的砝碼,壓過了韓力均。
同樣的道理,盡管鄭同健有此心思,但他並沒有采取對喬明清敬而遠之的做法,也沒有屈從於喬明清,同意興之所至隨意地操辦野餐會。他做出了迎合喬明清的努力,但不是徹底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順應性——“順應法則”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