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來講另一例子:
鄭同健是一家正在穩步發展中的電子公司裏的一位奮發有為的年輕的經理人員。同時,他也是一位“狐狸”,他對自己追求至善至美、連細枝末節也不放過、循規蹈矩且做事強調程序甚至不厭其煩的個性特點深以為傲。他被委以要職的這家公司是一個高度看重雇員的工作士氣和精神麵貌的公司。
鄭同健的組織才能是百裏挑一的,他的老板最欣賞他的也就是這一點,不過他還是補充交待了幾句:“另外,這事你一個人恐怕也幹不了。知道那個喬明清嗎?就是現在銷售部的那個,他將做你的副手協助你。你可能得馬上跟他碰次麵來商量商量了。”
鄭同健到喬明清的辦公室去找喬明清。喬明清的辦公桌上一片狼藉,書報文件堆放得雜亂無章。鄭同健再看牆上,滿目望去各色各樣的徽章、證書、鏡框掛滿了牆麵,在保齡球獲勝紀念杯的上方還斜掛著一頂小寬邊帽,這是他在香港遊覽時買的當地的紀念品。寬邊帽的後麵貼著的是一幅看來是喬明清在卡拉OK歌廳表演時拍的照片。鄭同健在這間辦公室仿佛聽到了一種聲音,那就是“請注意我”。生性不願出頭露麵和較為謹慎保守的鄭同健突然覺得心裏一陣緊張,他感覺得出喬明清是另類人,與自己在溝通上肯定不會那麼順當。
鄭同健進屋時,喬明清打電話,不時打趣調侃著發出嘻嘻哈哈的笑聲,他邊揮揮手,示意鄭同健進來隨便坐下。打完了電話,喬明清過來熱情地與鄭同健握手寒喧,兩眼盯視鄭同健一邊輕輕拍著他的肩膀,一邊引領他就座。
盡管鄭同健以前與喬從未謀過麵,但他很快簡直就是不由自主地從喬口裏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經濟情況和他的職業履曆。喬明清說話時快言快語,生動活躍,有很強的感染力,夾以爽朗的笑聲和在鄭同健看來略顯誇張的手勢。鄭同健禁不住有點懷疑喬明清是否能很好地勝任銷售工作,雖然他一直在盡力使自己相信,別人這麼友好並不一定就是虛情假意或如鄭同健常想到的一句話:“醉翁之意不在酒”那樣。
最後,當鄭同健告訴喬明清野餐的事和他們兩人該怎麼著手來經辦這件事時,喬明清突然冷了下來。他的表現好像對此非常漫不經心和無動於衷。
“鄭同健,還有6個星期呢,不必操之過急。另外,這也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事,對吧?我的意思是,我們買上些漢堡包和小圓麵包,再給孩子們買點汽水,以及……”他啪地打了個響指,“這不就齊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鄭同健真的有點擔心了。眼前的這個人本是他指望能幫著把這件事搞定的,但他的表現卻是過於把這事兒不當事兒了,就好像用這種事來叨擾他是小題大作了。
但鄭同健知道,像集體野餐這種事雖是無足輕重的,但卻會影響公司決策層對你的能力的評價。就在大老板眼皮底下,連這點小事也不能擺平,那他們的後果和長遠前途會是怎樣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