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什麼樣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以什麼樣的目光看他。當一個人關閉了心靈的門窗,內心中一片黑暗的時候,他並不知道生活在光明的世界中是怎樣快樂。
這種黑暗,就是自己不去認識自己、開發自己的結果。
當他打開心裏的門窗,讓陽光和微風吹進來,他荒蕪的心地就會芳草萋萋、春光無限。
這時,他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和大家都可以快樂地生活,世界原來是這樣美好。隻是過去沒有找到自己。
想一想,我們就是我們自己,那麼到底還要找什麼?
生活的意義就在於生活當中。
“如實知自心”,就是生活的意義所在。
我詢問過許多人什麼是生活的意義。最後歸納得知,大多數人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生活的意義,對於他們來說,都是荒誕不經的事。
他們告訴我:一個人最現實的生命就是一天天地過日子。
那麼,這樣一天天地過日子,是為的什麼呢?就是為了活著嗎?
活著,生命,是一個莊嚴的命題。那麼“一天天地過日子”就是生活的意義所在嗎?
其實,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活下來的。人不能想太多的事,要不然他活起來更累。
一天天地過日子累不累呢?
累是累,不過大家都是這樣,當然我也不能例外。
好像一群逐水而居的人,在遠離生活這片厚實的土地後,便認為自己生存的這片小天地,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因為他們居所的四周都是望不到邊的茫茫的水!水那邊是什麼,他們不知道,也認為沒必要知道。
你說我們自己與生活應該這樣嗎?
從各種不同的哲學史上,可以看到這樣一件有趣的事,古往今來的哲人都在重複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
那麼我們再進一步想一下,要認識我們自己,要從此岸走到彼岸,我們擁有心靈的橋嗎?
這樣的橋是無形的,它架在我們每一個人心裏麵。要走上這座橋,就要認識我們自己。
這種認識實質上是一種尋找,而不是靠照鏡子來認識鏡子中的自己。
這就如同生活的意義,要從生活中找到一樣。
------------
《一日沙門》 你心裏有橋嗎?(2)
------------
這個尋找的過程,就是認識自己。
答案之一:
國王讓那個伶俐的人繼續做乞丐,因為隻有乞丐才天天渴望從別人那裏得到。另一個則得到了國王的饋贈,成為富有的人,隻有這樣,他才能天天將自己擁有的給予他人。
答案之二:
那個驚詫的參觀者發現,地獄的人手裏的長勺用來敲擊他人手中的長勺,以防他人比自己先吃到口;而天堂的人則是用自己手中的長勺,盛滿了食物給他人吃。
答案之三:
在陽光裏,苦惱人聽了佛陀的講解後,明白了自己的苦惱不過是自己的一種執著。
答案之四:
……
橋就隱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
這座橋,其實是一個比喻。⑩⑩
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在心中建起這樣一座橋。
要認識生活的意義,就要認識我們自己。
文章開頭的四個問題,就全部有了答案。
認識我們自己的橋有很多,像這第一個故事中的樂於奉獻;第二個故事中的關懷他人,第三個故事中的解脫自己,第四個故事中的放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