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祖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繁榮,作者的創作內容也在繁榮與拓寬。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使他從冰城夜色到草原之魂,從濕地綠草白鷺飛到敖包房裏品味奶香,從拉薩拾穗到鄂倫村的篝火,從魅力太陽島到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從烏蘇裏江赫哲漁歌到西藏淨化心靈之魂,從仙境般九寨溝到神秘的納木錯,從燕窩島聽雁鳴到高原靜靜的哨所,既是一幅幅風情畫,又是一首首抒情詩,隻要打開書,就會讓人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和人間的美好,進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讀喬士成的作品,總感到有種柔和的情感在傳播,即或是有矛盾,也會使劍拔弩張的氣氛得到化解。柔和像春風細雨,柔和似戀人的絮語,柔和如沙漠中的駝鈴……我突然發現,這與作者的品質、人格有關。笑臉柔和讓人動心,目光柔和讓人暖心,語言柔和叫人舒心,柔和帶給人們的是和諧和歡欣。柔和也是一種哲理,他能把悲觀變成快樂。不是嗎?悲觀能把人毀滅,快樂能把人拯救。隻要樂觀戰勝自己,悲觀就能銷聲滅跡。從作者許多篇章裏,都會感悟一種可貴的東西—幸福無須等待未來,幸福就是活好當下、珍惜所愛。
文學是重塑心靈、陶冶情操的藝術,是一切美的藝術的綜合體。一部有品質、有張力、有意蘊的優秀作品,對讀者而言,與君一見,如沐春風,當有這樣的親合力;與君相識,勝讀十年書,當有這樣的感染力;與君相知,陶冶情操,當有這樣的感召力。相信讀者朋友對喬士成的文章和作品,亦有同此之感。
是為序。
注:中流(原名鄭存)1928年1月生,滿族。中共黨員,一級作家,黑龍江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黑龍江省首屆功勳藝術家獎、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從事文學創作60年榮譽證書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副理事長、世界華文詩人協會理事、菲律賓菲華文聯中國文學顧問。現任黑龍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老作家采訪團秘書長、黑龍江省老藝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