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發行和投遞。放著現成的郵政係統不用,自己去搞投遞,顯然是社
會資源的浪費。這種浪費是由於郵局定價高出成本大多造成的。這裏我們看到價格如何影響
社會對資源的利用,當價格定在成本之上時,一切高於此成本的活動都不會發生。如果市場
是競爭性的,隻有最低價格才能存在,此時社會將以這種最低的成本來完成特定的經濟活動。
由於郵政對出版社收取的發行費用大大高出印刷品的郵資,出版社開始將自己的出版物
按印刷品郵資通過郵局寄送。雖然多出了不少寫地址、貼郵票、裝信封等工作,但總的成本
還是比委托郵局發行的費用低。以後郵局也許是為了對付出版社的這種戰略,規定了嚴格的
包裝要求,即使是印刷品也要全封閉式包裝,而且對於大宗郵件的寄送還要額外收費,這就
進一步抬高了出版社自己發行的成本,從而迫使出版社將發行交給郵局。郵局自己在投遞印
刷品時卻可以裸裝,節省了寫信封、貼郵票等成本。這成為郵局的壟斷超額利潤。附帶說一
句,在美國,報刊雜誌全都是裸裝,發行單位在報紙或雜誌的反麵貼上一張地址條,就可以
投郵。美國總體上的富有,是一點一滴講究資源利用效率的結果。
後來我國一些大城市開始出現了自行組織起來的發行網,與郵局競爭。雖然他們在設
備、組織,經驗等方麵遠遠比不上郵局係統,但他們的投遞成本還是比郵局的要價低,所以
他們能站住腳跟。這種發行網當然隻能覆蓋本地區,對於寄往外地的印刷品還不能和郵局競
爭。最近又出現了城市間發行網的聯網,實際上等於是另外一個郵政係統,他可以和現有的
郵政競爭。根據今年9月2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第六和第七條的
規定,這種做法是受到保護的。看來我國郵政的壟斷局麵也可能會有所改變。
郵政係統的這一做法不但破壞了資源配置的優化,還極大地抑製了我國文化出版事業的
發展。知識界因為待遇比較低,購買力弱,已經成為文化事業發展的製約。現在又加上了郵
政係統超利潤的負擔,進一步削弱了他們的購買力。報刊書籍的出版首先要負擔定價1/3以
上的發行費,本來因為購買力弱而縮小了的市場進一步被壓縮。學術性的書刊很難得到發
展。郵政係統為了鼓勵文化發展而對印刷品收取較低郵資的規定,已被超額發行費完全抵消
還尚且不足,可見郵政壟斷利潤的間接危害已經波及到整個民族的文化前途。
放著現成的郵政係統不用,自營報刊發行,這一做法是好是壞?單純從資源利用來看顯
然是不利的。然而自辦發行終究對郵政是一種競爭壓力,能促進郵政係統的改進。最近在郵
政係統發生的幾件事說明了它的壟斷地位正在進一步腐蝕自己。綠條於的問題遠遠沒有完全
解決的情況下,又出了新問題。一是郵局強要彙款的收款人先存款三至六個月;二是故意拖
延幾個月才通知取款人領取;三是收件人收電報、掛號信、甚至平信都還要向郵局交錢。所
以我倒希望自營的報刊發行係統能發展成為兼辦普通郵件、彙款、掛號信,能與郵政競爭抗
衡的事業。壟斷不但降低資源利用的效率,而且敗壞社會風氣。這並不是郵政係統的人員素
質差,而是行業壟斷造成的。所以鄉的辦法不是提高人員素質,而是取消其壟斷地位。
1993年12月9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所欲,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