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藝。這相對稀缺性就是各種資源的相對價格。所以我們要節約的是

用錢表示的相對稀缺性,換句話說就是要節約錢,節約錢就是節約了稀缺性,就是節約了資

源。所以我們要求一個正確的價格而不是由政府補貼維持的價格,然後由消費者自己去作出

如何節約的決定。隻要有了正確的價格,消費者自然會按照所給定的價格去尋求節約的辦

法,用不著政府去操心,更不必請法院幫忙。

主張製定節能法的人另外一個理由是市場經濟國家多數也有節能法。那裏市場機製大體

上能正常運作,他們尚且需要節能法,我們更需要了。這一說法的問題在於並未完整地了解

那些國家製定節能法的背景及後果,以美國為例,1974年到1986年那裏石油價格人為地訂

得比國際市場價格低,因而造成了巨大的石油浪費。因為石油生產者比石油消費者人數少。

議會裏按少數服從多數的法則不能通過取消石油價格管製的法案,卻通過了節能法,以後許

多經濟學家紛紛著文,指出美國的節能法並未糾正能源浪費的問題,相反卻造成了許多其他

浪費。這個例子說明,即使在市場經濟國家,經濟政策也常常犯錯誤。不但過去如此,將來

仍會如此,因為真正懂得經濟學的人終究是少數。他們即使有機會參與政策的製定,最後的

決定權卻不在他們手中。最近糾正此類錯誤的一個例子是英國決定取消不許商店星期天開門

營業的規定。這項法律典型地代表法律幹預市場而不是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的例子。正因為過

去法律曾不恰當地幹預了市場,所以近年來市場經濟國家不斷在進行取消管製

(Deregulation)的法律修改。究竟法律應該管理市場到什麼程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

題。當前我國正在越來越多地依靠法律建設一個健全市場,這個問題更值得我們注意。

1994年2月17日

交換不是等價的

傳統政治經濟學提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重大問題,並為這些問題的答案提供了思考的線

索。但後來經濟學的主流學派卻並未按這些線索的思路去發展。究其原因,是因為傳統經濟

學中有些基本觀念包含著嚴重的邏輯缺陷,這些缺陷有不少是後來的學者杜撰出來,以訛傳

訛而形成的。所謂“等價交換”就是一個例子。

等價交換的意思是強調在市場交換中,不論是以貨換貨還是錢和貨的交換,必定是雙方

都認可的。在錢貨交換的情況下得到的貨必定和用以支付的錢等值;對交換的另一方麵而言

得到的錢必定和交出的貨等值。不等值的交換將使一方吃虧,交換將不能達成協議,因此不

可能發生。

這一假說的問題在於,如果交換隻是等價,人們不能從交換中得利,為什麼人們要從事

交換?如果一頭羊換一柄斧是因為二者生產所花費的時間相等,為什麼他們不自己去生產而

要交換?要知道商業交換不是小孩子玩過家家,它本身並不能提供樂趣。相反達成一項。交

換協議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克服許多困難,有時還要承擔風險,它不是什麼好玩的事。然而

市場上熙熙攘攘,人們奔走忙碌,究其原因無非是為了得利。可見“等價交換”一說完全不

能解釋千千萬萬的人參與交換的積極性從何而來的問題。

要解釋交換雙方都能得利,這隻有在交換創造出新的利益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如果按照

勞動價值論,隻有勞動才能創造價值,交換是不能產生價值的。一柄斧和一頭羊相交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