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她沒李依依這麼火爆,根本沒人聽她的。

正文 第十四章 新編製

更新時間:2008-9-24 11:27:14 本章字數:2616

([yín]蕩的公益廣告分割線)您的一次輕輕點擊,溫暖我整個碼字人生。 登錄,支持正版文學([yín]蕩的公益廣告分割線)

雖然睡的很晚,但是第二天大家都起的很早,而且個個都精神抖擻的,絲毫沒有睡眠不足的樣子。

今天的上午的科目是去靶場,午飯後程子強就該回醫院了。

靶場裏樂壞了兩個俏護士,雖然身為軍人,但是因為職業關係,能接觸到真槍的機會並不多。不過敬業的李依依還是在警告程子強“傷口還沒有長好,不可以打槍”之後才去自己玩的,後來自己上了癮頭,居然對程子強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憑心而論,華夏自產的武器質量就還是不錯的,雖然機械化程度不高,工人的文化水品也偏低,但是隻要用了心,造的東西都不比外國人的差。但也並不是說,仿造的武器就比外國原裝的好了,實際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個差距主要是工業基礎和原材料的問題。更具體一點的說鋼鐵太差。就拿晉造衝鋒槍來說吧,槍是不錯,可以一旦打上兩三個彈匣,精度就明顯下降了。不過這一點在手動步槍上沒影響到什麼。

還有一個問題就晉造手榴彈和子彈,這兩種唯一答應了“管夠”的物資。

晉造手榴彈是仿造了普魯士的長柄手榴彈,彈體是鑄鐵的,質量低劣,有時候爆炸後彈體僅僅是裂成了兩半兒,殺傷力之低可想而知。仿造的7.92mm子彈原本是沒什麼問題的,唯一的問題是這些彈藥也不知道是什麼年代生產的壓艙貨了,鏽跡斑斑還算好的,有的彈頭彈體都出現了眼中的破裂和變形,而且有的彈藥箱裏還摻進了其他亂七八糟不知道是哪裏來的其他品種彈藥,要是遇到了沒經驗的新兵,不出事故才叫奇怪呢。請牢記 www..coM

“這些彈藥90%以上要翻造,不然我們的士兵會先死在這些彈藥上麵。”程子強最後評價說。

郎亦文聞言,對著張寒凱說:“張所長,我們可全指望你了。”

張寒凱沒有說話,他拿起一發子彈,用手在彈頭上擦了擦,對著郎亦文等人自信地點了點頭。

回到醫院後,程子強就依照著可能達到的武備情況,開始進行軍隊編製。按照目前郎亦文軍隊的武備情況,照搬歐洲的軍隊編製顯然是不現實的,當前的情況即使和東陽橋戰鬥時也無法相比,至少那個時候華夏軍不缺乏自動武器,可現在連手動步槍也不能保證人手一支了。

最終程子強決定先建立裝備齊全的士官訓練營,作為步兵旅的第一戰鬥營,以此訓練基層士官,為全旅準備“種子”。士官訓練步兵營由營直屬隊和3個戰鬥連組成,每個戰鬥連又由 3個步兵排和1個火力排組成;火力排裝備迫擊炮60mm迫擊炮2門,重機槍兩挺,另有有兩個狙擊偵察小組,狙擊偵察小組一般由3人組成,包括一名狙擊手、一名攜帶衝鋒槍的觀測手和一名擔任火力掩護的輕機槍手。每個步兵排編成內有三個步兵班,一個火力分隊和排部;基本作戰分隊班設定為三小組製,共13名士兵;班長一般由一名中士擔任,第一戰鬥小組又稱主攻組或第一擲彈兵組,成員四人,由一名下士或一等兵帶隊,武器包括一支衝鋒槍,三支步槍,手榴彈平均每人攜帶不少於4枚;第二戰鬥小組又稱助攻組或第二擲彈兵組,成員四人,由一名下士領隊武器包括衝鋒槍一支,步槍三支,但其中包括一名神射手和一名槍榴彈射手;第三組是火力組,由班長親自領隊,下轄成員四人,細分為輕機槍小組和狙擊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