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1 / 2)

茲定於×月××日上午×時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謹此奉聞。

哀子××××泣告

例2:

訃 告

原××市×××××(單位)××××(職位)×××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年×月××日××時××分在××醫院辭世。享年××歲。×××同誌追悼會,定於××月××日上午×時在××殯儀館舉行。遵照×××同誌遺願,一切喪事從簡。

特此訃告

×××同誌治喪委員會

××××年××月××日

悼詞

悼詞是緬懷、悼念逝者,對逝者表示哀悼、敬意的專用文體,也叫誄辭、哀辭、吊文、祭文。悼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指一切緬懷、悼念逝者,對逝者表示敬意的文章。狹義的悼詞是專指用來在追悼會上進行宣讀的文字。

悼詞的寫法。標題,一般寫“悼詞”二字即可,也可以寫為“在追悼×××同誌大會上×××同誌致的悼詞”、“在×××同誌追悼大會的悼詞”等。

正文,可以分五層意思來寫。

首先寫大家懷著悲痛的心情悼念什麼人。

第二層意思,介紹逝者的身份、職務等,逝世的詳細時間、原因,享年多少歲。

第三層意思,介紹逝者的籍貫、出身。然後依時間順序追述逝者的生平簡曆。

第四層意思,介紹逝者一生的主要貢獻、功績、榮譽,稱頌逝者的高貴品格,還可以舉一兩個具體事例,增加文章的深度和感染力量。然後給以恰當評價。

第五層意思,指出他的逝世帶來的損失、影響。表達對逝者的沉痛悼念,號召大家學習他的高尚品德;精神,激勵大家奮發向上,化悲痛為力量。

最後用“×××同誌安息吧”、“×××同誌精神永存”、“×××同誌永垂不朽”等祈辭結束全文。

落款,寫致悼詞的個人或單位,以及年月日。

悼詞是用來在特定場合朗誦的,所以在寫作上要注意,介紹生平事跡要實事求是;稱讚評價要恰當得體;語言要誠懇真摯,飽含深情,聲韻和諧,講究文采。

第三部分:社交場合的禮儀集會的禮儀

在一些上流社會的晚宴中,珠光寶氣,香衣鬢影。女士們都身著高貴典雅的晚禮服,輕品香檳;紳士們則穿著瀟灑優雅的燕尾服,溫文爾雅地談論著極晶威士忌。在這種養眼的場合,你是否注意到人與人之間是那樣的彬彬有禮。

恐怕,一提到“社交禮儀”,在一些人的腦海中,最先浮現的是以上這些在電影中看過千百遍的畫麵,便習慣性地認為,那些繁文縟節的禮儀,也隻有在這樣的場合才用得上,而且一些“俗人”隻要到了這種場合,也會瞬間變得矜持:潑婦變成淑女,毛小子就變成紳士——因為大家都知道,在這種場合一旦有一絲一毫的不注意,便會貽笑大方。

所以說,社交場合的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的常見形式。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各種社交活動,深知廣泛參與社交活動,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結交朋友、增進友誼、增長才幹、強化個人形象等。為了很好地參與這些活動,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取得好的交際效果,就很有必要學習和掌握參與這些活動的禮儀規範。

集會的禮儀

◎集會組織者的禮儀

集會的組織者是集會的核心人物,是集會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集會的組織者更應當明確有關集會的禮儀。

(一)集會的組織者要事先擬好集會的通知,並且在集會前的一周發出,以便給參加集會的人以足夠的準備時間。通知上麵務必寫明集會的時間、地點、主題及參加者範圍等內容,有的集會通知上還可寫明閉會的時間。根據集會的內容和參加者的範圍,集會通知可以采用張貼的辦法,也可送達、郵寄。

(二)安排好會場。根據集會內容和參加者的多少,確定會場,並加以布置。在城市廣場上舉辦的群眾集會,還應提前向有關部門報告,以免出現始料不及的問題。

(三)寫好議程,集會時間不宜太長。集會開始前應把集會議程以宣傳單形式發放給與會者,使參加者對集會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數。

此外,集會結束後,應做好會場的清理工作,切勿丟下一片狼藉的會場撒手而去。

◎集會參加者的禮儀

一個集會能否取得成功,不僅要求集會組織者講究禮儀,而且,集會的參加者也應懂得參加集會的禮儀規範。

(一)及時到會。參加集會要按時赴會,寧可提前十幾分鍾也不可遲到一分鍾。

(二)穿著要整潔大方。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尤其是集會的主持人和發言人。不注重儀表有損於自我形象,誰願意跟一個穿著不整、邋邋遢遢的人交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