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性典禮,顯示出鄭重、嚴肅,通過典禮的形式,對參加典禮的人進行宣傳教育,使有關人員了解這件事項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動員有關人員統一意誌、振奮精神、開展工作,或者讓人給予關注、重視等。如開幕式、開學典禮等。
2.結束性典禮:指用於某一件事結束的儀式。目的是對某項工作、活動的勝利結束表示慶祝,通過典禮對有關人員進行表彰,使整個工作、活動善始善終。如畢業典禮、竣工典禮等。
◎典禮的準備禮儀
準備工作是典禮活動組織工作的重要環節,可以說,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周密,典禮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一)明確規模
典禮的準備工作首先要確定規模大小。東道主主要根據典禮的需要精心擬定出席典禮人員的名單。邀請賓客應考慮周到,為使典禮顯得隆重,一般要特別邀請幾位身份比較高的貴賓參加。邀請賓客的多少,應根據需要與可能,即經濟力量、場地條件和接待能力等來確定。
(二)組織分工
典禮活動所用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事關重大,所以對典禮活動各項繁瑣的準備工作,事無巨細,均不可疏漏。要請幾位精於的人員進行統籌策劃,作出明確分工。有的負責邀請和接待客人;有的負責典禮的程序和進行;有的負責後勤保障;有的負責全麵領導和協調。全部工作人員各負其責,協調配合,保證典禮圓滿成功。
(三)擬定程序
典禮程序是典禮活動的中心環節,典禮的效果如何,主要由程序決定。擬定程序,要首先選好主持人,也稱司儀。主持人應當精明強幹,口才較好,有應變能力,並且熟悉各方麵情況。因為主持人擔負著掌握進程、駕馭全局、調節氣氛、處理隨時出現的問題的重任。
典禮程序一般由:宣布典禮開始、公布貴賓名單、致辭、答辭和禮成等幾個項目組成。不同的典禮還要安排不同的有關的項目,使整個典禮過程完整、協調。在擬定程序的同時,還要安排落實致辭人的人選,每個人的發言應當言簡意賅,切忌冗長。
如有其他活動,也要事先落實人員,交待清楚各自的職責和要求。
(四)布置場地
要根據典禮的規模、時間、形式的要求來安排場地,並進行布置。不同的典禮布置的格調各有不同,要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安排。場地的音響設備要保持情況良好,有的還要安排鑼鼓、鞭炮和樂隊,以渲染氣氛。
(五)後勤工作
典禮的後勤工作相當繁重,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漏洞。所以,事先要有充分準備。對經濟賬務、所需物品、來賓的接待、食宿交通等,都要安排專人負責。
(六)發出通知
在確定了賓客名單之後,即可發出通知。通知的形式可以用書麵形式——即請柬,也可以用口頭或電函形式。對重要的貴賓應當由東道主親自出麵邀請,並呈請柬。有的還可以用在報紙上刊登啟事的形式發出邀請。
◎典禮過程中的禮儀
典禮開始以後,工作就應當按照事先的計劃有秩序地進行,工作人員按照各自分工分頭開展工作。
(一)接待賓客
賓客到來,接待人員應立即以禮歡迎,並引導到休息室。需要簽到的應當讓賓客在簽到簿上簽到。貴賓到來,由東道主親自迎接,並陪貴賓交談、休息,等待典禮開始。
(二)檢查巡視
在典禮臨近開始時,要檢查一下各方麵工作是否完備,重要的賓客是否到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時間一到即請東道主、貴賓和有關人員入場就位。
(三)進行
典禮由主持人宣布開始後,按順序進行。開始可用鳴炮、鼓掌或奏樂烘托氣氛,然後宣布主要客人的名單,再依次致辭發言和其他活動,最後宣布禮成。
典禮結束後要及時歡送賓客,處理善後,結算賬目,清理現場,慰問工作人員等,使典禮始終保持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紀律,完整的程序。
◎頒獎儀式
對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進行表彰和獎勵,一般都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表示出鄭重嚴肅的態度。這既是對先進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樹立榜樣,擴大影響,振奮精神,推動工作的有效方式。
頒獎儀式,除了應當像本章第一節所述那樣,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會場
1.會場應選在較大的場地進行。主席台上方要懸掛大紅橫額,寫明“頒獎大會”。兩旁還可懸掛相應的口號與標語或對聯。主席台後麵,可懸掛彩旗、會標等。
2.主席台上設供領導人就座的桌椅,桌上擺上寫有領導人姓名的座次牌。可以另在正前方或側前方設發言席。
3.受獎人一般安排在觀眾席前排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