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的自然特性,是被"強加"的,以這個例子而言,是源自變化不定的突變以及它的內部基因力量,然後物種安置好所有的環境,以便最好地適應被強加的特性。

這種對稱性的誘人之處確實是膚淺的。丹佛的思想脫離現實之處從我們開始思考關於數字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他的主題主要是千分之一的每個步驟中,物種以什麼方式變化並不重要,物種追趕上的每個新變化在功能上是隨機的,但是物種能找到一種環境去適應它。暗示的含義是不管它在途中任意一個岔道口走哪條路,物種都能找到合適的環境。我們想一想,有多少可能的環境啊。有l 000個分權點,如果每個分權點處隻有一個分杈(不去想有3個或者l8個分權了,這隻是一個保守的猜想),從原則上說,所有可能的生存環境中這個數目是2與能量l 000的對抗(第一個分權給出兩條道;然後每個分權分出2個,就是4個了;那麼每個這些分權分出8個,然後是6個、32個、64個,......所有的分權達到l x2000)。這個數字寫出來可能是後麵帶有30個零,這遠比宇宙中的原子數目大。

丹佛與自然選擇的競爭行不通,不僅在00萬年之後行不通,而且在比宇宙存在時間長l00萬倍之後的時間也行不通,即使在00萬個存在時間、00萬年的宇宙時間後也同樣行不通。如果我們把丹佛最初的猜想:產生出一隻眼睛需要l 000個步驟修改一下,這個結論也不會從本質上受到影響。如果我們把它改成隻要100個步驟,這當然是低估的,我們仍然斷定,各種一定準備出台的環境一定會出現,實際上應付血統可以采取任何隨機措施超過100萬乘以100萬乘以100萬乘以100萬乘以100萬還多。這個字比前一個數字小得多,但是它仍然意味著丹佛的必須為物種準備的"環境"的每個都不得不由不足於一個原子組成。

很值得解釋一下為什麼自然選擇的理論不容易受到大量的、破壞了對稱美的論據的影響。在第三章,我們原以為所有真實的、可以想像到的動物棲息在巨大的宇宙空間,我們隻是占很小的一部分。把進化簡化成每個進化節點分成兩個權,而不是每個節點8個分權,因此,所有可能的動物可能進化了000個進化步驟,棲息在巨大的樹上,這顆樹伸出一枝又一枝的枝椏,以至於總共的枝椏樹是"l"後麵帶了30個零。任何實際的進化史能用這種特殊的假象樹來表示,在所有猜想的進化路徑上,隻有很少的實際會發生。我們能把大多數這種"所有可能的動物樹,,看做隱藏在不存在的黑幕後麵。這裏那裏,隻有很少的枝幹被透過黑暗之樹的光線照亮。這些就是實際的進化路徑,盡管這些被照亮的枝幹是無數的,但是它們仍然是所有枝幹中數量很少的一部分。自然選擇能夠透過所有可能的動物之樹選擇它的路徑,並找到可行的路徑。自然選擇理論不能用我反駁丹佛的理論的論據來反駁,因為這是自然選擇理論的本質,它會持續不斷地砍倒樹上的分權。這就是自然選擇所要做的,它透過所有可能的動物之樹,一步一步地選擇了它的路徑,避免了大多數無窮的空間上的絕戶分枝--眼睛長在腳底板下的動物,等等一而丹佛的理論卻因為它內部奇異的顛覆邏輯而不得不容忍他們。

我們已經處理了所有的自然選擇理論的所謂論敵,除了最古老的那個之外--那就是生命被創造的理論,或者說有意識的進化主宰者的思想。很明顯,要批駁這個理論的某些特殊版本實在太不容易了,例如《創世紀》。幾乎所有的民族都構想了他們自己的創造神話,而起源的故事隻是剛好被中東一個特殊的牧人部落所采用了。它並不比特殊的西非部落關於世界是從螞蟻排泄物中創造出來的信仰更有地位。所有這些神話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依靠別有用心的某種超自然力量。

第一眼看到"瞬間創造"和"指導進化"就能看出兩者重要的區別。任何詭辯的現代神學家已經不再相信瞬問創造,某些進化的證據已經變得所向披靡了。但是很多稱自己為進化論學家的神學家,例如第二章中引用到的伯明翰主教,從後門粉碎了上帝:他們讓上帝成為進化過程中某個監督者的角色,或者影響進化曆史(當然尤其是人類的進化曆史)過程中的關鍵時刻,或者更綜合地幹涉組成進化變化的每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