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1 / 3)

醒了夢中人,才發覺自己蹉跎了近20年的歲月,兩手空空。李燈輝功不可沒,至少應該獲得一噸重的勳章。20年是科技人才創造的黃金時代,就這麼隨風而逝。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是科技界的共識。這次和文革不同,文革是瞎幹蠻幹,外行領導內行,耽誤了不少時間。但對於工程來說,卻不見得是壞事,失敗了總結經驗教訓,對人也是提高,幹著幹著,外行也就變成了內行。但這次幾乎被連根拔起,幸虧蘇聯解體,大量俄羅斯技術和人才流入,中國又開始了50年前的蹣跚學步。對照1999年與1984年閱兵,讓無數英雄黯然淚下。

中國的初中級教育也瓦解了。為了提高效率,大量的產業工人下崗失業,他們的技術和組織紀律性消逝在地攤中。在崗的工人拚命工作,卻沒有時間和能力再學習再教育。包產到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但也沒有多打多少糧食,其實現在也沒有積極性,因為沒有比較效益,糧食連年減產,國際市場糧價扶搖直上。農民要麼赴閑在家,要麼在自動機台上象機器一樣幹活,卻不能獲得新知識新文化。幸好學校教育改革的晚,每年還有大量的半人才注入,要不然,經濟列車就徹底停滯了。

中國經濟列車的實態是,上不能突破,下麵臨斷裂,大量人口不能實現向工業化人口轉化。經濟列車的發動機——人才,枯竭了。主流經濟學家還癡迷於改革開放初期的成功經驗,卻沒有深入研究中國經濟發展的真正動力。巴西一直就是自由市場經濟對外開放的,采用的是主流經濟學家理想的體製,但卻毫無希望。

問題的本質在於,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是很好的戰術手段,但提升到戰略高度,卻是大錯特錯。如果隻計算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技術力,中國的經濟列車實際已停滯了近20年。高端再出發,會不會夭折?因為主流經濟學家還在念比較效益的聖經。高端產生拉動力還需要時間,在此之前列車會不會崩潰脫節?因為主流經濟學家還在唱提高效率的高歌。中國經濟列車的前途未卜,是飛躍、崩潰還是平安。

第六節 急行中國經濟列車是飛躍、崩潰還是平安

巴西早已建立了主流經濟學家夢寐以求的政治與經濟體製,所以它的發展是完全可以預期的,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就是刷盤子的命。俄羅斯剛建立理想的經濟體製,還沒有完全定著,它的發展是大致可以預期,未來10餘年也還是刷盤子的命,隻有少許討論的必要。刷盤子經濟非常好預測,一個小時可以刷多少是固定的,別說預期10年,就是預期100年,小學沒有畢業的經濟學家都可以勝任。可能是主流經濟學家算術太差,把刷盤子經濟體製定義為夢寐以求的理想經濟體製。

中國的經濟列車在僵化的體製驅動下急行,未來的行方如何,是日本學者爆炒的話題。對僵化體製的研究遠沒有對理想體製那麼輕鬆,需要大量的數據圖表進行比對,得到清晰的認識。這可能已經超過了中國主流經濟學家的算術知識,因為愚從沒有見過他們如此論述過,可能也是他們急著要體製改革的原因之一。由於所處立場,觀察角度的不同,結論大相徑庭。主要分三類:

1.中國經濟平安順調運行,那麼2020年中國的GDP大致與日本相當。平淡如白開水,毫無味道。

2.中國的地域格差和貧富格差持續擴大,超過一定水準,中國人有《水滸傳》的造反情結,是世界上最難管的人民。那麼如果遇到金融危機,整個中國會崩潰和分裂,比蘇聯崩潰更加慘烈。如果被不幸言中,現在真的是處於崩潰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