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更多的棉花,紡更多的布,當然這些棉花還是布最終到了日本。中國的資本家,也就是中國的右派也誕生了。輕工業掙來的錢除了擴大再生產外,還用於消費,燈紅酒綠,創造了巨大的GDP,2、30年代是黃金十年,上海非常繁華。
但這繁華背後卻掩蓋著森森白骨,中國大量的資源和農作物實際被輕工業象抽血機一樣抽到外國。雖然創造了巨大的GDP。但絕大多數普通民眾非常貧困,他們沒有能力消費燈紅酒綠的GDP,但日常生活所需的農產品和其他資源卻被抽走了,生活水平急劇下降,雖然人均GDP在高速增長。由於底層人民非常貧困,產生了左派,想要拯救民族,高揚愛國主義旗幟。
曆史演變到那個時刻。中國和日本的資本家,也就是右派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日本右派憑借重工業,可以從國外抽到資源,改善本民族的生活,因此高揚愛國主義旗幟。中國右派需要抽本國資源,除一部分用來購買機器設備用於擴大再生產,其它用於改善自己生活,創造巨大GDP,所以反對愛國主義,直到現在稱愛國者為愛國賊。中國左派,則必須高揚愛國主義旗幟,雖然人均GDP在增長,但卻隻能消費GDP數字,而沒有實物,直到現在中國左派都宣稱愛國主義。
我讀日本學者寫的日本經濟史,中國經濟史。讀著讀著,深刻領會到了日本產經聯的鐵律。在沒有完善重工業之前,改善人民生活,即提高GDP,是對民族的犯罪。破壞重工業,用於提高GDP的行為也是對民族的犯罪。
其實現在的傾向很明顯。在深圳,一個民工在機台上幹10餘小時司空見慣。他的工資隻能維持基本生活。他也沒有能力去逛錦繡中華或世界之窗。人均GDP在提高,但他隻能消費GDP數字。與20餘年前相比,其實生活水平下降了,以前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還能逛公園,全國大串聯去旅遊。當然維持基本生活的消費品質量提高了,但隻是科學技術帶來的,與人的積極性毫無關係。
5 蘇聯的產經聯為什麼會崩潰
打造民族的經濟永動機——產經聯,基幹產業,如鋼鐵、機械、化學、電子等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很長時間不能產生效益,即使產生效益後,由於機器的調試磨合,進入快車道,再到經濟起飛,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日本是模範生,打造產經聯從明治起用了近百年。45年到60年是調試磨合期,60年是經濟起飛,改善生活是進入70年代。
英美是幸運兒,誕生在陽光下未開墾的土地。英美的產經聯伴隨著堅船利炮,鐵甲戰車,人頭滾滾,血流成河,茁壯成長。其間英美人民自由民主且快樂著,因為從外界搶到了大量資源。民主自由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輪到日本就沒有那麼好事。隻有一麵對外征戰,一麵對內節衣縮食,去打造民族的自動機器——產經聯。人民就沒有那麼民主自由了。
輪到俄羅斯及後來的蘇聯,更沒有好事。當時的俄羅斯雖也算工業國家,但本民族的產經聯的規模和技術水準不值一提。列強已經把肥肉瓜分完畢。怎麼辦?隻能用鐵腕去實現本民族的自動機器——產經聯。收繳剩餘物資去支持民族的未來。如有異義想改善生活,斯大林堅決鎮壓。竟然把一些優秀的飛機設計師關進了監獄。奇怪的是,衛國戰爭時的一些優秀飛機竟然誕生在監獄設計局。後人為了緬懷斯大林的豐功偉績,也采用一樣的組織管理方法,不過換了個名稱,叫封閉式開發。
斯大林時代的政策,按照產經聯論,是非常正確的,隻是不夠細膩。問題出在後麵,應該逐步放開產經聯的下遊產業。誕生一大批擁有高技術的中小企業。即象日本經濟起飛一樣。但到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欣,竟然把民族的產經聯分解賣錢,想改善生活,按照產經聯論,則是民族的罪犯。當然俄羅斯的人才還在,產經聯還有修複的可能。但十餘年後,蘇聯時代的人才退了,俄羅斯就徹底成為後進國家。在GDP高歌猛進之中,人民生活會越來越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