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多。原來的構思暫停,寫這篇低水平,拿不出手的,讓人笑掉大牙的,小學生習作。
在《刷盤子讀書》中,以“學生是應該刷盤子還是讀書?”開場。這裏的提問是:“經濟學是科學還是神學?”
第二節 科學精神
我住的地方經常有基督教傳教的,誰讓基督教現在把持著話語權呢。我愛占小便宜,他們免費把各種資料給我,當然笑納了。另外,我的日語不好,也喜歡裝著一副虔誠的樣子與他們攀談,提高自己的日語水平。我也有信教的朋友,有時也一起到教堂做禮拜,隻是想騙免費的麵包,捐善款就免了。閑來無事,也翻翻這些教義,這些教義非常權威,通篇是主曰或羅馬法王或其它什麼法王曰。還有些論述事實數據邏輯清楚,還運用了高深的數學知識,至少比我高,因為看不懂。
科學是什麼,與神學有什麼聯係和區別。說科學實事求是,但神學也實事求是,比如探究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探索宇宙的中心等等。科學講究事實數據邏輯,神學也講,至少我曾看到的神學教義講,還看不出有什麼問題。科學是真理,其實也不是,經常出錯,比如航天飛機摔了,牛頓愛因斯坦的理論也不一定經受得住時間考驗,神學也會經常搞對。神學搞崇拜,其實科學也搞,對著名科學家也是頂禮膜拜。神學是信仰,信上帝、安拉、佛祖或其它。科學實際也是信仰,它的力量實際也是來源於信仰。
科學神學那麼相似,科學本就是從神學中脫胎來的,就不奇怪同一個人即信科學又信神學,如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科學神學本質上都是信仰,信仰是不講道理邏輯的,所以科學神學的傳播方式也是相似的。神學的信仰通過灌輸,不服的用聖戰或十字軍東征。科學的信仰也是通過灌輸和戰爭,如義和團的血肉之軀沒有對抗過洋槍洋炮,迫使中國人接受“賽先生”。
那麼,科學神學到底是如何區分的呢?科學本質也是一種信仰,是神學的一種,隻是拜的神不同。科學的信仰,科學精神是什麼呢?就是“可重複,可檢驗”。而神學卻是信則有,心誠則靈。不信就沒有,如果不靈,則是心不誠,或有原罪,或死後上天堂。反正是無法檢驗,純粹是心靈體驗。
行文到此,肯定不少看官忍不住笑出聲來,這還用你說,小學生就知道。我,一個工學博士,雖然水平不高,但畢竟在科學中混了幾十年,竟然寫出這種科學的ABC來,也不覺得羞愧。就象信仰基督教幾十年的教士,剛發覺上帝一樣,滿世界顯擺。所以,我在序言裏就已經說了,這篇隻是小學生的習作,望大家海涵。
有看官還會奇怪,不是討論經濟學嗎,怎麼下筆千言,離題萬裏。看過《刷盤子讀書》的應該知道,這是數字遊戲門的行文風格。在彎彎繞之中,不經意之間,兜售黑貨。
第三節 科學的判據
“可重複,可檢驗”雖然是科學精神和信仰。但實際操作中,卻有些問題。“可重複”,實際不可能100%複現原始條件。“可檢驗”,則需要建立客觀的檢測方法和評價標準,這是很困難的事,甚至不可能。為了克服“可重複,可檢驗”不易操作的問題,退而求其次,即“有不有標準,能不能貫徹標準”。重複條件、檢測方法和評價標準可以由自己自由定義,隻要在著述中貫徹這個自定義標準。其他人,不論信仰,不論種族膚色,無論是愚蠢的還是不稱職的,都可以用這自定義的重複條件、檢測方法和評價標準去探查事物,得到一致的結論。當然這個一致的結論是基於這個自定義的重複條件、檢測方法和評價標準下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