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殿試解圍難忘知遇恩 總統厚待住進怡居院(2 / 3)

段祺瑞道:“你的名字犯了皇上的諱,攝政王首先就不高興。你想想,考官們誰敢讓你進去殿試呀!”

尹昌衡氣得臉上鐵青,便犯起牛脾氣來,道:“段大人,既是這樣,我不殿試好了!”說罷扭頭就欲離去。

“別走!”段祺瑞喝道,“你不能走!數年的留日學習,幾多艱辛,你甘心就這樣付之東流嗎?”

尹昌衡懊喪地說道:“那又能怎樣啊?段大人,給晚輩出個主意吧!”

段祺瑞想了想:“我看你就改一個字吧,其他事情我為你處理好了。”

尹昌衡就依了段祺瑞。他想起初唐楊炯《渾天賦》中的詩句“福成於井,德成於衡”,便把“儀”字換成“衡”字。事後,他又將自己的別號“鳳來”

改成了“碩權”。同時,經段祺瑞的斡旋,尹昌衡終於通過了宣統皇帝的殿試。

這段故事,後來尹昌衡跟很多人都提起過,他對段祺瑞始終是抱有一顆感激之心的。

車隊很快開進了前門大街。大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兩邊商號眾多,異常繁華。到了正陽門城樓,往右順著城牆經崇文大街就可到朝陽門外朱雀胡同的四川會館,誰知車隊卻向左拐,往宣武門方向去了。

尹昌衡忙對段祺瑞說道:“段總長,朱雀胡同四川會館已將我的房間安排好了,好像該往朝陽門方向才對呀?”

段祺瑞笑道:“你呀,還住啥四川會館?按照袁大總統的吩咐,我已經在宣武門外專門為你備下一處宅子了。”

尹昌衡心裏很過意不去,說:“昌衡何德何能,讓袁大總統和段總長如此厚愛?再說,我在北京也住不了多久,事情辦完就得趕回川邊去的。”

段祺瑞道:“先安心住下來吧。再說,可能袁大總統也不會讓你匆匆忙忙就回去的。”

尹昌衡便不言語了。車馬隊行到宣武門,又往前行了一裏多路,便拐進了一條叫做金龜子的胡同,在一座四合院門前停了下來。門前早已有人候著,將段祺瑞和尹昌衡迎進院子。其中一人說道:“段總長,照您的吩咐,宅子全都布置妥當,請尹將軍過目。要是還有什麼不周的地方,我們好改改。”

尹昌衡道:“不看了不看了,昌衡實在擔當不起啊!”

這時,就見一位四十開外年紀、將官模樣的人走了過來,在段尹二人麵前一個立正,說道:“報告段總長,大總統命我為尹將軍遴選了兩個下人,我帶來了,請總長過目。”此人叫陸建章,總統麾下京畿警衛軍統領兼軍政執法處處長。

段祺瑞皺了皺眉頭,問:“都是幹啥的呀?”

陸建章一抬手,兩個壯實的漢子快步走了過來。陸建章道:“這個高個兒的叫陳二腿,會幾下拳腳,來給尹將軍當個門子,看家護院。這個矮點的叫薑八碗,是個廚子,很會做菜,川菜也會,專給尹將軍辦辦夥食。”

尹昌衡忙道:“不行不行!我自己帶了兩個兄弟來,什麼都能對付的,就不勞二位了。”

段祺瑞也道:“既然碩權說不要,那就免了吧。”

陸建章卻道:“尹將軍,這是袁大總統特意安排的,要是推辭了,我看不大妥當吧。”

聽陸建章如此說,段祺瑞隻好說道:“碩權,既然這樣,就暫時讓他二人留下,能用則用,要是不行,再叫他們滾蛋就是了。”

尹昌衡無話可說。段祺瑞又道:“碩權旅途勞頓,先休息休息,傍晚我派車來接你出去,為你接風洗塵。”

段祺瑞等人走後,宅院便顯得安靜下來。尹昌衡帶著馬忠、張得奎在院子裏裏外外轉了轉,熟悉熟悉環境。這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三間一啟門的屋宇式臨街大門,前院左右各有兩間鹿頂小屋,走進隔牆中間的垂花門,穿過影壁兩邊的側門便到了內院。內院正北有五間正房,東西廂房各三間,都裝著雕飾精美的檀木門窗。院內一口青石魚缸,其中假山嶙峋,魚兒嬉戲。東北和西北角各栽著一棵石榴,院內就沒其他草木了。從正房東側的跨院走到後院去,就見後院裏有一口水井,幾間叫做罩房的屋子都空著,久不住人,顯得特別冷清。回到內院,走進正房,就見堂屋裏桌明幾淨,臥室內鋪籠罩被應有盡有。後來聽人說,這裏原是大清哪個王爺私下購置的別院,專供金屋藏嬌用的。大門門楣上懸著塊匾額,上書“怡居”二字。大概這座院子已數易其主,但那塊匾還一直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