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2:社區戰略
第二,當你找到用戶以後,那你肯定要找一個適合你做營銷傳播的社區平台。現在社區有很多選擇,最後你可以看到,基本上繞不過論壇、微博、微信、QQ空間。微博和空間都很適合做事件營銷,不同的是它們的用戶組成略有差別。微博使用人群比較廣泛,以上班族為主;空間以學生人群為主,用戶基數更大。而且你會發現這兩個平台的傳播特點也不一樣,空間點讚的人群最多,用戶在認同時不會說太多的觀點,但在微博裏你會發現,微博在轉發的時候要去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很不一樣的地方。微信對我們來講,我們更多的是把它當做客服平台。而論壇是用來沉澱老用戶的,很多老用戶的關係都依靠論壇來維持。總體來講,微博、空間主要是做事件,在微信我們純粹做客服。今天在這4個平台裏麵,我們的論壇有將近1000萬的用戶,空間用戶也過了1000萬,微博是300多萬,在微信上我們是270到280萬,其中微信用戶總數是同行排名最高的。
從流量來看,小米論壇10倍於同行網站,日活躍用戶數100萬,日發帖量30萬。要知道我們不是一家媒體,隻是一個產品論壇。小米的營銷從路徑來講,我們是先做了論壇才做微博的,為什麼呢?這是由我們產品的特征決定的,一開始刷機的門檻很高,單純靠微博的通道很難把技巧方法弄明白,用戶也很難形成係列化的討論。所以我們先做了論壇,到今天為止論壇仍然是最核心。企業先要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是由產品特性來決定。如果不是像小米手機這樣的產品,我建議一開始啟動的話,微博和空間是最佳的選擇,沒必要把所有平台全都上線。
基礎3:內容營銷
第三,你有了用戶群,也找到了合適你的社區,這時候你會發現今天的營銷核心是內容營銷。以前做傳統營銷渠道很重要,但今天渠道的成本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比如,你開通一個微博,你買廣告位花不了多少錢,但是今天所有的營銷驅動不是你在新浪花多少錢,而是你能夠占領用戶多少時間,是你內容本身的運作能力。做內容營銷,我認為最核心的是創造話題,包括要有一些配套活動的策劃。我介紹一下我們當初做的一些案子。
我與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是《150克青春》,這個話題是從去年4月份開始做的,我們怎麼做的呢?一開始我們在微博上傳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圖,都叫我們的150克青春,那些圖片都是校園的經典場景,比如掛科、泡網吧、女生宿舍彈吉他、一起吃烤肉串等,但我們沒說要幹嘛,純粹就是莫名其妙,後來很多用戶自發轉發,也有成千上萬條,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呢?
基礎2:社區戰略
第二,當你找到用戶以後,那你肯定要找一個適合你做營銷傳播的社區平台。現在社區有很多選擇,最後你可以看到,基本上繞不過論壇、微博、微信、QQ空間。微博和空間都很適合做事件營銷,不同的是它們的用戶組成略有差別。微博使用人群比較廣泛,以上班族為主;空間以學生人群為主,用戶基數更大。而且你會發現這兩個平台的傳播特點也不一樣,空間點讚的人群最多,用戶在認同時不會說太多的觀點,但在微博裏你會發現,微博在轉發的時候要去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很不一樣的地方。微信對我們來講,我們更多的是把它當做客服平台。而論壇是用來沉澱老用戶的,很多老用戶的關係都依靠論壇來維持。總體來講,微博、空間主要是做事件,在微信我們純粹做客服。今天在這4個平台裏麵,我們的論壇有將近1000萬的用戶,空間用戶也過了1000萬,微博是300多萬,在微信上我們是270到280萬,其中微信用戶總數是同行排名最高的。
從流量來看,小米論壇10倍於同行網站,日活躍用戶數100萬,日發帖量30萬。要知道我們不是一家媒體,隻是一個產品論壇。小米的營銷從路徑來講,我們是先做了論壇才做微博的,為什麼呢?這是由我們產品的特征決定的,一開始刷機的門檻很高,單純靠微博的通道很難把技巧方法弄明白,用戶也很難形成係列化的討論。所以我們先做了論壇,到今天為止論壇仍然是最核心。企業先要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是由產品特性來決定。如果不是像小米手機這樣的產品,我建議一開始啟動的話,微博和空間是最佳的選擇,沒必要把所有平台全都上線。
基礎3:內容營銷
第三,你有了用戶群,也找到了合適你的社區,這時候你會發現今天的營銷核心是內容營銷。以前做傳統營銷渠道很重要,但今天渠道的成本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比如,你開通一個微博,你買廣告位花不了多少錢,但是今天所有的營銷驅動不是你在新浪花多少錢,而是你能夠占領用戶多少時間,是你內容本身的運作能力。做內容營銷,我認為最核心的是創造話題,包括要有一些配套活動的策劃。我介紹一下我們當初做的一些案子。
我與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是《150克青春》,這個話題是從去年4月份開始做的,我們怎麼做的呢?一開始我們在微博上傳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圖,都叫我們的150克青春,那些圖片都是校園的經典場景,比如掛科、泡網吧、女生宿舍彈吉他、一起吃烤肉串等,但我們沒說要幹嘛,純粹就是莫名其妙,後來很多用戶自發轉發,也有成千上萬條,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呢?
實際上我們在推小米一代的青春版,這是一個全新的版本,我們選擇了在新浪微博平台進行首發,沒有做發布會,在正式發布之前有一個多月我們做了我們的150個青春。這個產品主打學生用戶,定價1499元,所以從包裝到營銷上都和年輕人靠得更近一些。為什麼叫150克青春呢?因為手機重量是150克。首發當天,這條微博就成為去年轉發量最高的微博,引起近200萬次轉發、100萬次評論,12萬台定時搶購,頓時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