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金蒙特對自己的信念改變了她整個生活的方向。1955年,18歲的金蒙特已是全美國最受喜愛、最有名氣的年輕滑雪運動員了.她的照片被用做《體育畫報》雜誌的封麵。金蒙特躊躇滿誌,積極地為參加奧運會預選賽作準備,大家都認為她一定能成功。
1955年1月,一場悲劇使她的願望成了泡影。在奧運會預選賽最後一輪比賽中,金蒙特發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故。她先是身子一歪,而後就失擊了控製,像匹脫韁的野馬,直衝下去。她竭力掙紮著想擺正姿勢,可無濟於事,一個個的筋鬥把她無情地推下山坡。
金蒙特經過醫院搶救,最終保住了性命,但她雙肩以下的身體卻是永久性癱瘓。金蒙特認識到活著的人隻有兩種選擇:要麼奮發向上,要麼灰心喪氣。她選擇了奮發向上,因為她對自己的能力仍然堅信不疑。幾年來,她整日與醫院、手術室、理療和輪椅打交道,病情時好時壞,但她從未放棄過對有意義的生活的不斷追求。
曆盡艱難,她學會了寫字、打字、操縱輪椅、用特製湯匙進食。
1963年,金蒙特成為了華盛頓大學教育學院的一位教師。想當教師,這可真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她既不會走路,又沒受過師範訓練。她向教育學院提出申請,但係主任、學校顧問和保健醫生都認為她不適宜當教師。錄用教師的標準之一是要能上下樓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但是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她的決心。金蒙特的信念最終促使她曆經艱難成就了她的夢想。
由於教學有方,金蒙特很快受到了學生們的尊重和愛戴。她教那些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心不在焉的學生也很有辦法。她向青年教師傳授經驗說:“這些學生也有感興趣的東西,隻不過和大多數人的不一樣罷了。”
後來,她父親去世了.全家不得不搬到曾拒絕她當教師的加裏福尼亞州去。
她向洛杉磯學校官員提出申請,可他們聽說她是個“瘸子”就一口回絕了。金蒙特不是一個輕易就放棄努力的人,她決定向洛杉磯地區的九十個教學區逐一申請。在申請到第十八所學校時,已有三所學校表示願意聘用她。學校對她要走的一些坡道進行了改造,以適於她的輪椅通行。這樣,從家裏坐輪椅到學校教書就不成問題了。另外,學校還破除了教師一定要站著授課的規定。
從1955年到現在,很多年過去了,金蒙特從未得過奧運會的金牌,但她的確得了一塊金牌,那是為了表彰她的教學成績而授予她的。
人生的軌跡不是預定的,但無論是處於高峰還是低穀,堅強的信念永遠都是一股巨大的動力,它可以推動你去做別人認為你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附近有個叫張雲成的人,他在未出世時就生了一種叫“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病。聽這病名似乎很“溫柔”,但這種病的病症卻異常地殘忍。3歲開始“顯形”,7歲不能跑跳,此後病情就急劇惡化,肌肉喪失了軔力,連杯水都端不動。兩腿再也支撐不住身體的重量.沒有了絲毫的自理能力,隻能靠牆坐在炕上苦度殘生。醫生對這種病的“判決”是:最多存活28年。
沒有什麼事比知道自己的死期還痛苦。但就是這樣,從12歲開始,隻上過不到一天學的張雲龍卻下了一個健康人都難以下的決心:在死去之前,寫一本書,當一名作家。為了這個決心,他從學拚音開始,逐個地認識漢字,也慢慢了解了什麼樣的漢字組合在一起能表達某種意思。接著,他就用稍微能活動的食指和拇指擠住筆,歪歪扭扭地寫起書來。由於沒有自己以外的生活,他隻能寫自己,以及和自己患了同一種病的哥哥。寫他患病的痛苦,寫他想當作家的決心,寫他學習拚音、認識漢字的過程,寫他寫作時的痛苦狀態,也寫為了照顧他們弟兄倆,母親含辛茹苦、感天動地的愛……∴思∴兔∴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