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張雲龍現在書寫成了沒有,也不知道成書後能不能出版,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了自己的信念,一個堅定的信念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狀態。用他自己的話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存在過、奮爭過…”

信念是成功的起點,是托起人生大廈的堅強支柱。人生旅途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柳暗花明事隨人願。有的人身軀可能先天不足或後天病殘,但是他卻能成為生話的強者,創造出常人難以創造的奇跡,這靠的就是信念。對於一個有誌者來說,信念是立身的法寶和希望的長河。

安東尼•羅賓曾對信念有過如下定義:“信念乃是對於某件事有把握的一種感覺。比如說當你相信自己很聰明,這時說起話來的口氣便十分有力量:‘我認為我很聰明。’當你對自己的聰明很有把握時,就能充分發揮潛力,做出好的成績來。對於任何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見,即或不然也能從別人那裏問得答案;然而自己若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亦即沒有堅定信念或對自己實在是沒有把握,那麼就很難充分發揮所擁有的各樣能力。”

鏈接 信念可以創造奇跡

——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有感

[美]馬克•漢林

“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是一個不平凡的父親心中的信念,正是這個信念,使他創造了奇跡——救出了危難之際的兒子以及兒子的同伴們。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我心潮澎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多麼了不起的父子!大地震剛過,在一片虛墟中,誰還會相信有人生還有不少孩子的父母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痛哭並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後,便絕望地離開了。可這位父親沒有離開。他向旁邊的每一個人求助:“誰願意幫助我”沒有一個人給他肯定的回答。大家都以為他因為失去孩子過於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當人們歎息著都走開時,這位父親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信念在支持著他不顧一切地挖,挖,挖……整整挖了37個小時!信念終於創造了奇跡——瓦礫堆底下傳出了孩子的聲音!父親了不起,兒子也了不起。小小年紀,活埋在石頭底下,仍能堅持37個小時,還鼓勵14個同伴。難道這不是堅定的信念給了他力量嗎他堅信,無論發生什幺事,爸爸總會跟自己在一起。是的,信念可以創造奇跡。讀完課文,父與子緊緊擁抱在一起的畫麵牢牢地刻入了我的腦海中,我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在旁人看來,我是個十分不幸的孩子,一出生就惠有地中海貧血病,死神時刻在威脅著我,可是我不怕,心中隻有一個信念:活著,就要好好學習,好好生活,讓每一天都過得幸福、快樂。

讀一年級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得了這個病。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我聽見媽媽在客廳裏打電話,邊說話邊哭泣。當時,我並不知道地中海貧血是什麼病,以為是普通的病,像發燒、感冒……心裏奇怪:媽媽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呢是因為我調皮不聽話我決心做個乖孩子了。乖乖地跟著爸爸好好地看病。每次吃藥、打針都不哭,還學著幫媽媽做家務。看著爸爸、媽媽那無比疼愛的目光,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上四年級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