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有錢的比爾·蓋茨交稅比例大約是總收入的35%,向下依次是31%、28%和25%。對於中產階級,收入達到幾千美元以上的,都要交稅。申報稅是什麼意思呢?你要上報一共賺了多少錢,付了多少稅。如果你平時沒有付足夠多稅的,可以在申報的時候多付。對於工資以外的稿費等收入,也要自覺地納稅;如果符合法定的退稅情況,還可以申請退稅。比如,生了一個孩子,稅的負擔就會減輕,可以拿回一些稅款。
袁嶽(Victor Yuan):
在中國,交稅的手續要簡單一些。如果你經營企業,那麼企業就需要交納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等,但一般由專門的財務人員來處理。對於個人來說,主要有關的稅種是個人所得稅。對於重要商品,比如房子,有購置稅。其他一些支出,比如,社區可能收取保安費和清潔衛生費等,但沒有成為稅收形式。小額消費品的稅,我們是看不見的。商家負責交了。個人所得稅以單位代扣的方式交納,由於總的來說以強製辦法交稅,所以個人申報交納的習慣不強。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中國的個人所得稅製度是近些年出現的。
袁嶽(Victor Yuan):
對,隻有十幾年的曆史。這方麵的漏稅現象很普遍。當然,法律本身也有不少問題,比如,稅法規定的起征線還是10年前製定的,如個人收入超過800元以上的部分交稅,不久前剛剛改為1200元。但是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屬於較低的收入水平了,所以一般民眾對納稅的抵觸情緒就很高。實際上,個人所得稅的交納在各地執行的時候又有許多變化,比如,在廣州,納稅起征線就高一些。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稅收款是怎麼花的,這方麵的透明度不高。公眾在討論確定稅收標準上的發言權、政府實際支出的透明度,以及公共財務資源利用效率,政府對這些方麵信息的傳遞不夠多,普通民眾感到不僅有交稅的義務,也享有對於公共建設成果的使用權,但對於支出過程的了解權和監督權不多,甚至很少。
最近幾年,政府著力改善稅收的征管方法,服務模式有了很大的改進。申報製度也在完善。為了應付很明顯的偷漏稅現象,政府期望通過審理一些名人的偷漏稅案件來警示和教育更多人,一個案例是著名影星劉曉慶涉嫌偷漏稅的案件,在社會上的震動還是相當大的。
第八篇 政治法製:民意的力量話題73:嚴重的開後門現象
話題73
在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國家裏,會存在嚴重的開後門現象
袁嶽(Victor Yuan):
剛才我說過了,中國社會文化“潛規則”的精華是關係和麵子。有一種差序格局現象,就是人們根據離自己關係的遠近決定處理問題的規則。我認為拉關係不好,但遇到親戚的事情,我會不知不覺地拉關係。在差序格局下,拉關係成為了普遍現象,走後門被合理化了。比如,我當上了領導,我哥進班房了,我媽就會說:“你一定要救你哥,你小的時候你哥對你多好,你有了出息就要幫他。”這是人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力量。這種自然的道德力量是導致腐敗和開後門的重要因素。開後門現象在社會上受到廣泛的批評,但輪到自己身上,你可能認為這是正常的。道德上的兩難境地就出現了。在未來公共管理中,要想減少開後門現象,可能需要注意加強幹部的異地輪流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