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我就任總統時,同胞們的思想都焦急地集中在日益迫近的內戰上。大家都害怕內戰,都想避免內戰。當我在這個地方發表就職演說,竭盡全力想不經過戰爭來拯救聯邦時,叛亂分子卻在這個城市裏圖謀不經過戰爭來毀滅聯邦——企圖以談判方式解散聯邦並分割財產。雙方都表示反對戰爭,但一方寧願發動戰爭也不願讓國家生存,而一方則寧可接受戰爭也不肯讓國家滅亡,於是戰爭就爆發了。
我國全部人口的八分之一是黑人奴隸,他們並不是遍布於聯邦各地,而是集中在聯邦南部,這些奴隸構成了一種特殊的、重大的利益。大家都知道,這種利益由於某種原因竟成了這次戰爭的根源。叛亂者的目的是加強、永保和擴大這種利益,為此他們不惜用戰爭來分裂聯邦,而政府卻隻是宣布有權限製享有這種利益的地區的擴大。雙方都沒有料到戰爭竟會達到如此規模,曆時如此長久。雙方也沒有預期衝突的根源會隨著衝突本身而消除,甚至會提前消除。各方都期望贏得輕鬆些,期望結局不至於那麼涉及根本,那麼驚人。雙方同讀一本書——《聖經》,向同一個上帝祈禱,而且都乞求上帝的幫助來與對方為敵。看來十分奇怪,居然有人敢要求公正的上帝幫助他們從別人臉上的汗水中榨取麵包,但是我們且勿評論別人,以免被人評論。雙方的禱告不可能都應驗,也沒有一方的禱告全部得到應驗。全能的上帝有他自己的意旨。“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如果我們設想美國的奴隸製是按照天意必然來到的罪惡之一,並且在上帝規定的時間內繼續存在,而現在上帝要予以鏟除,於是他就把這場可怕的戰爭作為犯罪者應受的災難降臨南北雙方,那麼,我們能看出其中有任何違背天意之處嗎?相信上帝永存的人總是把天意歸於上帝的。我們深情地期望,虔誠地禱告,這場巨大的戰爭災禍能夠很快地過去。但是如果上帝要它繼續下去,直至奴隸們250年來無償勞動所積聚的財富全部毀滅,或如人們在三千年前說過的,直至鞭子下流出的每滴血都要用劍下流出的每一滴血來償還,那麼今天我們還得說:“主的審判是完全正確和公正的。”
全日製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一冊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心存寬厚,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看到了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完成正在從事的事業,包紮好國家的創傷,關心那些肩負戰爭重任的人,照顧他們的遺孀孤兒,去做能在我們自己中間和與一切國家之間締造並保持公正持久和平的一切事情。
二、孫中山:中國絕不會淪亡
兄弟此次東來,蒙諸君如此熱心歡迎,兄弟實感佩莫名。竊恐無以副諸君歡迎之盛意,然不得不獻兄弟見聞所及,與諸君商定救國之方針,當亦諸君所樂聞者。兄弟由西至東,中間至米國(按:即美國,下同。)聖路易斯觀博覽會,此會為新球開辟以來的一大會。後又由米至英、至德、至法,乃至日本。離東二年,論時不久,見東方一切事皆大變局,兄弟料不到如此,又料不到今日與諸君相會於此。近來我中國人的思想議論,都是大聲疾呼,怕中國淪為非、澳。前兩年還沒有這等的風潮,從此看來,我們中國不是亡國了。這都由我國民文明的進步日進一日,民族的思想日長一日,所以有這樣的影響。從此看來,我們中國一定沒有淪亡的道理。
今日試就我遊曆過各國的情形,與諸君言之。
日本與中國不同者有兩件:第一件是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輸入。50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學說,故皆具有獨立尚武的精神,以成此拯救4500萬人於水火中之大功。我中國人則反抱其素養的實力,以赴媚異種,故中國的文明遂至落於日本之後。第二件如日本衣、食、住的文明乃由中國輸入者,我中國已改從滿製,則是我中國的文明已失之日本了。後來又有種種的文明由西洋輸入。是中國的文明開化雖先於日本,究竟無大裨益於我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