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當眾講話成功實例(7)(2 / 2)

美國國內由於“禁運”,糧價下跌,農場主們憤怒不已。國會會員開始要求解除“禁運”。一時間,混亂迭起。前蘇聯乘機提議繼續談判。接下來是繁瑣的糧食協議的細節談判。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雙方達成協議。但就石油問題不僅達成一項諒解:“兩國政府將盡快開始談判,以便簽訂一項美國購買蘇聯石油及石油運輸協議。”接下來雙方交換文本,換文中寫道:“美國每年從蘇聯購買1000萬噸石油,其中70%為原油,30%為柴油或石油產品。兩國政府將協商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能保證兩國政府利益的價格水平。”至於折扣,前蘇聯人隻字不提。美國人以糧食換石油的創意至此煙消雲散了。

(摘自《領導口才藝術》,大眾文藝出版社)

三、在異國招標會上

中國建築承包總公司經理崔光星帶著劉開濟總工程師走進會場,所有目光一齊朝他們射來,驚詫、譏諷、敵意……這不是在攝影棚裏,而是中國第一次派人參加異國他鄉的A國建築機構招標會。

會場前麵,一排高台桌旁,一溜兒坐著A國建築機構的官員、專家,簡直就是個考場。

A國方麵負責主談的官員——一位氣度不凡的高級工程師,用他那老練而又在行的目光將兩位中國人盯了許久,問道:“你們誰是主談?”

崔光星站起:“我,中國建築承包公司總經理。”隨即指著劉總說:“這是我的副手,劉總工程師。”

會場上頓時一片騷動,招標席上的官員和專家們也在互相交換著眼色。因為通常情況下,各公司的主談都是由總工程師擔任,這是一個對業務水平要求很高的場合,如同學生應考,隻有學業極好的人才能答出滿分。而中國的所謂經理,人家認為實際上就是共產黨安排在這個位子上做管理工作的官員。對於中國的工程師,許多外商都不以為然,何況崔光星是自信的。

投標開始,項目是數百套高級住宅,一塊肥肉。

A國方麵的主談人在開場白中說道:“世界上都以為以色列人會做生意,但如果我們同以色列人談成平局,就算是我們輸了!”

一個下馬威。言簡意賅,是說給在座各位的。

崔光星沒慌,靜心聽著各承包商的報價。承包商們好像有意在中國人麵前顯示一下,如鬥雞似的,報價逐次壓低。

三環公司的代表不時地向崔光星瞟過來一眼,那意思是說:怎麼不吭聲呀?怕了?

報價已經到了最低線,再壓下去,承包便無多少利潤可得了。會場安靜了下來,暫時由三環公司得標。

這時,崔光星才站起,不慌不忙地報出了比三環公司還要低一些的價。

所有承包商都震驚了,當三環公司的代表反應過來這是真的時,幾個人私語了一陣,又大聲投標,報價壓到了零點。

這些承包商們,到這裏是來賺錢的,沒利可圖的買賣絕不會幹。

“好吧,那就讓給他們。”讓崔光星算準了,三環公司見他不上圈套,忙推卸道:“啊。我們想起來了,崔先生新來,需要有點事幹,這套項目的投標就依崔先生的吧,我們收回剛才的報價。”

中建公司中標。

招標席上的A國主談人興奮卻又迷惑不解地望著崔光星:“請問崔先生,按你的報價,隻能得到極少的利潤,這麼低,你為什麼要幹?”

“我們到這裏來,當然不希望賠錢,但也不隻是為了賺錢。貴國和中國同屬發展中國家,需要相互幫助,能有一點利潤,對我們來說就夠了。如果通過合作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誼,那這筆利潤是無法用金錢來代替的。”崔光星答道。

A國的官員和專家感動了,紛紛向他點頭致意。

隨後,是一連串的技術問題:你的施工方案?材料來源?質量數據?完工期限?以至一個單元使用多少公斤水泥……

崔光星一一應答,迅速,準確,有數有據。

招標席上的官員和專家無不驚愕,一個接一個地走到崔光星跟前,同他握手,擁抱。對方的主談人說:“沒想到中國有崔先生這樣的人才,了不起!”

這種場麵,在A國的招標談判場合還是第一次出現。

艱難的第一步,終於邁出去了。這需要一個人的自信,一個人對於價值的衡量和比以色列人還要精明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