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後記:中西醫結合才是保健的金玉(1 / 1)

所以說,隻有了解了中醫的藏象的生理和病理,五行和陰陽的相生相克,才能真正做到未病先防,而不是已病去治。就像是西醫的解剖學,讓你清楚地看到,脾的升清功能是怎麼樣把食物吃進胃裏,怎麼樣經過消化和吸收;心是怎麼樣行血,又是怎麼樣淤在那裏不通而形成冠心病;讓你清晰地了解到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的失常,會在氣管裏產生好多痰,會引起咳喘。再說得清楚一點,中醫和西醫的分別,隻是一個有形一個無形,防病和治病都如出一轍,起到的都是同一個效果,就像是貝母祛痰、青黴素殺菌,都是為了治好氣管炎一樣。

我是一個中西醫結合的醫師,這些年的臨床經驗得出來的結論就是:隻要能治好病,無論是中醫、西醫,都是好醫。有患者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就口腔潰瘍而言,西醫診斷為缺乏維生素,用補充維生素來治標;中醫診斷是氣陰兩虛,虛火上炎,主用太子參補氣養陰來治病求本,一個治標、一個治本,都能治好病。那我要問一句,我們為什麼不標本兼治呢?在用太子參治本的同時,再加維生素B2來治標,原來吃維生素B2治潰瘍要一個月才見效,如果是標本兼治,半個月就能治愈,豈不是兩個都好,隻要能少受罪,治好病,那又何樂而不為之?所以說,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中西醫結合就是最好的治病、養生之道。

民國時期的張錫純著有《醫學衷中參西錄》,就是最早、最好的中西醫結合之作。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是石膏阿司匹林湯,將阿司匹林喝下,等到出汗的時候,再趁熱喝一杯石膏湯,助阿司匹林解熱表發的作用,直到熱退、燒好、病痊愈。張錫純先生為一代名醫大家,醫術精湛,品行仁厚,當時中醫和西醫是水火不相容,但他毅然把中、西醫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並出書傳世。張錫純先生一生治病有句名言:“遇難治之症,曆試成方不效,自擬治法,用之有效,且屢次用之,皆能隨手奏效!”張錫純先生就是中西結合的大家。

現在正好和民國時期相反,原來是中醫昌、西醫衰。現在是中醫衰、西醫昌,如果我們能像張錫純前輩那樣,在提倡中醫的基礎上,把中西醫結合起來,這樣保健、養生、治病才能真正地為你我所用,為世人造福。最後一句話是:“醫道雖小,濟世活人之願為大。”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無論是什麼法,隻要能治好病,就是健康法!

北京陽明中醫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