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基金,可享受一份安心的收益。不少投資者都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投資基金的好處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以下幾點:
1.輕鬆簡單的理財方式
投資基金門檻很低,不需要大量本金。多數基金一般隻需1000元就可以開始投資了(基金的定期定額投資起點更低,一般每月隻需幾百元),而買房、收藏等投資動輒需要幾萬、幾十萬資金。
基金變現容易,流通性好。開放式基金每個工作日都可以按基金淨值贖回,快捷、便利,不會像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那樣損失利息,也不會像二手房、收藏品那樣難以尋找買家,快速回籠資金。
更有誘惑力的是,做一個基金投資者,意味著你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股票投資專業性強,研究上市公司信息、看盤盯盤都是累人的事。房屋買賣手續繁雜,要通過中介尋找買家、要到銀行辦理貸款、要找律師簽訂合同、要到房管部門辦理過戶及產權等手續。收藏更需要精深的研究,字畫、古董的鑒別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基金投資不需要頻繁的操作,也無需過於深奧的知識。況且,目前各基金公司都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客戶服務體係,遇到具體問題隨時可撥打客戶服務熱線谘詢或解決。這種相關服務也是采用別的投資方式難以獲取的。
買後不理,其實是基金投資最好的策略。時間本身就是財富,擁了更多的時間,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規劃更理想的人生發展之路,也可以用閑暇時間去提升生活的品質,享受人生。
2.專家理財,專業投資
眾所周知,小額資金最好不要直接投資股市的一個理由是,普通投資者缺乏足夠的投資知識和獲得信息的渠道。而這正是基金的優勢。
隨著近兩年新股發行規模和速度的增大,上市公司的數量將越來越多,海量的公開信息披露足以將普通投資者淹沒。好的基金管理公司都有強大的投資研究團隊,同時還有券商等專業研究機構向其提供研究報告,因此,基金管理公司的信息搜集能力及對信息的加工、分析能力,遠非個人投資者所能企及。
同時,目前多數基金管理公司都對“自下而上”挖掘個股相當重視,對於重點投資對象會展開充分地實地調研。在此過程中,基金經理和相關行業研究員與上市公司建立了較為緊密的聯係,這有助於基金獲得第一手信息,也有助於其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的準確預測,從而在操作中先人一步。
隨著基金業的發展,基金管理公司已培養出一批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其擇股能力、擇時能力都是相當出色的。
此外,基金管理公司還積極運用數量方法建立預測模型和投資組合管理模型,在提高投資效率的同時也利於控製風險。
3.風險相對較低
投資基金風險相對較低,這主要體現在,通過《證券投資基金法》等相關法規的一係列規定和基金管理公司內部設立的風險控製體係,給予投資者權益以良好的製度保證。簡單地說,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麵:
一是投資者不必擔心自己的錢會被基金公司挪用。
基金托管人製度的設計,有效地避免了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挪用客戶錢財他用的可能性。基金托管人是由銀行來擔任的,基金投資者的資金全部存放在基金托管人那裏,而不是基金管理人那裏,隻有基金托管人有權劃撥這些資金,這就使得投資者資金的管理權和保管權相分離。此外,基金的每一筆交易,交易所都會在收盤後同時傳給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雙方同時計算基金資產淨值,相互核對無誤後才能對外公布。
二是在投資運作中,基金管理人會按照證券投資組合理論進行投資,分散了風險。
這一點在法律上也得到了明確的保證。 比如按照《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財產進行證券投資,不得有下列情形:一是一隻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超過基金資產淨值的10%;二是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超過該證券的10%。
通過適度分散投資,可以有效避免風險過度集中在少數個股上,提高了基金資產的安全性,從而使投資者權益有良好的製度保證。
三是法律強製基金及時進行信息披露,這大大加強了基金運作的透明程度,有利於保障投資者權益。
比如,基金不僅要公布年報和半年報,每個季度還要公布投資組合,開放式基金每天都會公布資產淨值,投資人可以及時了解相關信息。
綜合以上情況看,雖然投資基金也是有風險的,但相對於國內目前任何其他投資渠道,基金業的法規製度是最健全的,受到的政府監管是最嚴密的,其運作是最透明的。因此,投資基金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是個比較省心、安心的選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