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

不少剛工作的年輕人都是“月光族”,很多人表示,反正現在收入不高,依靠每個月節餘千兒八百的,也實現不了買車買房夢,還不如現在花錢時痛快點。而專業理財人士卻認為,雖然每個月的節餘不多,如果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和投資方式,不僅培養起自己的理財習慣,而且也可以積累一筆不小的財富。定期定額買基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謂定期定額買基金,是指投資者約定每月扣款時間和扣款金額,由銷售機構(包括銀行和券商)在每月約定日從投資者指定資金賬戶內自動完成扣款和基金申購申請的一種長期投資方式。

這種基金投資方式,好處多多,首先,年輕人沒有時間理財,而“定期定額”買基金類似於“零存整缺,隻要去銀行或證券營業部辦理一次就可以了。

其次,很多年輕人對證券市場知之甚少,而利用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基金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風險。

最後,很多年輕人因需要支出的項目多,月節餘不多,也不穩定,而現在定期定額計劃的門檻非常低,起點一般為100~300元,可以按月扣,也可以按雙月或季度扣,幾乎不會給他們帶來額外的壓力,還能積少成多,使小錢變大錢,以應付未來對大額資金的需求。而且可以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

由於定期定額投資是在固定時間間隔以固定金額投資基金。一般可以不在乎進場時點。

舉例來說,若每隔兩個月投資100元於某一隻開放式基金,1年下來共投資6次總金額為600元,每次投資時基金的申購價格分別為1元、0.95元、0.90元、0.92元、1.05元和1.1元,則每次可購得的基金份額數分別為100份、105.3份、111.1份、108.7份、95.2份和90.9份(未考慮申購費),累計份額數為611.2份,則平均成本為600÷611.2=0.982元,

如果一開始即以1元的申購價格投資600元,當基金淨值達到1.1元時,投資報酬率則隻有10%。當然,如果你是在基金淨值為0.90元時一次性投資,當基金淨值達到1.1元時,回報率就有22.2%,問題是,要抓到這樣的低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定期定額買基金不僅適合年輕人,也適合其他年齡段有持續較低收入的投資者,但這一投資方式必須經過一段長時間才比較容易看得出成效,最好能持續投資三年以上。

一項以台灣地區加權股價指數模擬的統計顯示,定期定額隻要投資超過10年的時間,虧損的幾率接近零。而且這種“每個月扣款買基金”的方式比起自己投資股票或整筆購買基金的投資方式,更能讓花錢如流水的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每月存下一筆固定的資金。讓你在三五年之後,發現自己竟然還有一筆不小的積蓄。

至於定期定額投基金的辦理,比如博時基金、廣發基金、華寶興業基金、易方達基金、湘財荷銀基金等各大基金公司都推出了“定期定額”投資計劃,投資者隻要帶上身份證明去各基金代銷銀行或證券營業部辦理即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