嗽,情況大異往年,想必是近二個月拍手之效。我又告訴他,老年人最怕感冒,若不感冒,就不會有什麼危險。
拍手功是一種非常簡易的氣功,若能勤加鍛煉,必然有非常神奇的功效,總而言之,它是治百病的氣功,雖然不一定能使一切慢性病斷根,但一定能在短期內,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希望讀者看完此文後,不妨嚐試一下,隻要您能忍耐疼痛,越拍響聲越大,就可把生命力在數分鍾之內激發出來。它的要領是:掌心對掌心,手指對手指,但五根手指不要並攏。拍手時若手掌放平,叫做‘實心掌’,聲音會很響,易影響周遭之安寧,因此這種練法,隻宜於到空曠的地方練。若拍時掌心弄彎曲,叫做‘空心掌’,聲音會變小,因打擊麵縮小,效果差一些,但不能說無效。這種練法適合有鄰居的地方練。(87.11.27)(本文刊載於八十八年元月份弘裔雜誌)
再談拍手功治百病
元月份的弘裔雜誌發表了‘拍手功治百病’之後,已有讀者打電話說,他每天拍手十五分鍾,竟然打得掌心出血,問我為什麼?我回答說這表示他胃腸不好。因為掌心是胃腸的反射區。
有一本日本人五十嵐康彥寫的《手掌刺激健康法》一書說:‘手掌上有一個人從頭到腳,全身各部位的對應點。因此隻要檢查手掌上何處有異常的感覺,就可判定身體哪裏出問題,同時若在異常部位加以刺激,身體不良的部位,也會逐漸痊愈。’注(1)拍手治百病的道理,正好可以用此書的理論加以解釋。《手掌刺激健康法》一書附有左右兩手的反射區圖,由於篇幅有限,無法在本雜誌上轉載,讀者有興趣的話可自行買書參考。其實未看到手掌反射區圖,並不妨害拍手功的修煉。也就是說,當我們用力拍手,手掌或手指在任何地方出現紅腫烏青甚至裂開出血,都不用害怕,隻要減輕力道,或休息幾天,待其複原後,繼續拍手,保證不會有任何副作用。
五十嵐康彥先生的手掌反射區圖顯示,脾胃二經的反射區在大拇指,肝膽經的反射區在食指,心與小腸經的反射區在中指,肺與大腸經的反射區在無名指,腎與膀胱經的反射區在小指;至於五髒的反射區則分布於手掌上,如果我們把手掌立起來,手掌對著自己的臉,那麼心髒的反射區在拇指下方,肝髒的反射區在食指下方,胃的反射區在中指下方,肺脾的反射區在無名指下方,胰髒的反射區在小指下方,手掌與手腕的邊緣處。腎與膀胱的反射區在掌心下部與手腕的邊緣處。
事實上,全身各部位的反射區不僅存在於手掌上,也存在於耳朵與腳掌,利用耳朵反射區治病有所謂‘耳針’,利用腳底反射區治病有所謂‘腳底按摩’。這都是流行於台灣二十多年的療法。《手掌刺激健康法》一書的治療法是用數支牙簽捆成一束,以其尖端輕刺反射區,達到改善病情的目的。這種牙簽刺激法的優點是刺激部位較小,疼痛的感覺較輕微,身體不至於受不了。其缺點是刺激麵小,能治的病就有限,如果一個人毛病多,每一個反射區耗時五分鍾,多刺激幾個反射區,就會耗去不少時間。邱老師的拍手功,利用兩手掌對打,兩掌及十指統統刺激到了,可以說是既省時又省事,效果最快速的全體療法。
根據手掌反射區的理論,練拍手功便可以治療全身百病,但若根據中國傳統經絡學的理論,拍手隻能獲得一半的效用。因為吾人全身共有正經十二條,手上有六條、腳上有六條,每一條正經,其氣之源頭稱為井穴,十二條經的井穴,位置皆在指端或趾端,隻有腎經的井穴—湧泉,位於腳底,是個例外。以中國經絡學的理論來說,保持十二經的氣血通暢,乃是吾人健康的基礎。拍手功鍛煉之時,兩手掌強烈地互相拍擊,必可震動手上六經井穴的氣血,使之暢旺,從而使肺經、心經、大腸經、小腸經、心包經與三焦經之氣源源不竭,這些氣自可流向體內,補養心髒、肺髒以及大小腸、三焦。我們如果希望腳上的六經的氣也一起暢旺起來,光拍手是不夠的。最好是一麵拍手,一麵走路或原地踏步,這樣手腳並用,十二經的氣血才會整個動起來。我們的腳上共有六條經,它們是肝經、腎經、膽經、膀胱經、胃經、脾經,如果腳部不運動,腳掌不受刺激,那麼腳上六經就會氣血不足,從而減弱肝膽、脾胃、腎膀胱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