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拔罐適應什麼樣的人群

拔罐療法因其操作簡單方便,經濟,患者無痛苦,療效顯著,而在民間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並著它的適應範圍十分廣泛,凡針灸,按摩療法使用額度疾病均可進行拔罐治療。

例如以下各科諸多疾病均可進行拔罐治療,而且見效快,療效顯著。

1.內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癰、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嘔吐、反胃、呃逆、痞滿、泄瀉、便秘、腹痛、胃下垂、飲證、痿證、眩暈、脅痛、鬱證、水腫、淋證、癃閉、遺尿、遺精、陽痿、男性不育、陽強、風溫、暑濕,秋燥。

2.外科疾病:紅絲疔,丹毒,有頭疽,癤病,乳癰,脫肛,急性闌尾炎,急性膽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輸尿管結石。

3.骨科疾病:落枕、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肩關節周圍炎、頸肩纖維織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炎、肋軟骨炎、肋間神經痛、類風濕性骨關節炎等。

4.婦科疾病:經行先期、經行後期、經行先後無定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經閉、痛經、白帶、黃帶秘、腹痛、胃下垂、飲證、痿證、眩暈、脅痛、鬱證、水腫、淋證、癃閉、遺尿、遺精、陽痿、男性不育、陽強、風溫、暑濕,秋燥。

2.外科疾病:紅絲疔,丹毒,有頭疽,癤病,乳癰,脫肛,急性闌尾炎,急性膽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輸尿管結石。

3.骨科疾病:落枕、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肩關節周圍炎、頸肩纖維織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炎、肋軟骨炎、肋間神經痛、類風濕性骨關節炎等。

4.婦科疾病:經行先期、經行後期、經行先後無定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經閉、痛經、白帶、黃帶

3.拔罐禁忌的人群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醫療事故發生,或者延誤患者的治療,以下病症應當禁用或慎用拔罐療法:

(1)高熱、抽搐和痙攣發作者不宜拔罐。對於癲癇患者則應在間隙期使用。

(2)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絡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3)有嚴重肺氣腫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負壓吸拔。心力衰竭或體質虛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療。

(4)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響骨折對位及愈合。急性關節扭傷者,如韌帶已發生斷裂,不可拔罐。

(5)皮膚有潰瘍、破裂處,不宜拔罐。在瘡瘍部位膿未成熟的紅、腫、熱、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麵部癤腫禁忌拔罐,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腫塊,亦不可隨便拔罐。

(6)孕婦的腰骶及腹部不宜拔罐。

(7)惡性腫瘤患者不宜拔罐

(8)過饑,醉酒,過飽,過度疲勞者均不宜拔罐

(9)精神失常,精神病發作期,狂躁不安,破傷風,狂犬病等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

4.幾種常規拔罐療法

(一)單罐法。單罐法即單罐獨用,一般用於治療病變範圍比較局限的疾病。

(二)留罐法。又稱坐罐法,指罐吸拔在應拔部位後留置一段時間的拔罐法。留置時間一般為5~10分鍾,它可用於拔罐治療的大部分病症,是最常用的拔罐法。

(三)多罐法(神經節段拔罐法)。多罐法即多罐並用,一般用於治療病變範圍比較廣泛、病變處肌肉較豐滿的疾病,或敏[gǎn]反應點較多者,可根據病變部位的解剖形態等情況,酌情吸拔數個至1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