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常用於痹證(如腰腿痛、肩背痛),胃腸道疾患(如胃痛、腹痛),肺部疾患(如咳嗽、哮喘)。

刺絡拔罐法適用於急性扭傷有瘀血者,瘡瘍、某些皮膚病,如丹毒、神經性皮炎、牛皮癬等。

1、機械刺激作用。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罐緣得以緊緊附著於皮膚表麵,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引起一係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負壓效應。拔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細血管甚至破裂,紅細胞破壞,發生溶血現象。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釋放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它可通過神經係統對組織器官的功能進行雙向調節,同時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膚對外界變化的敏[gǎn]性及耐受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其次,負壓的強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是使體內的毒素、廢物得以加速排出。

3。溫熱作用。拔罐局部的溫熱作用不僅使血管擴張、血流兩量增加,而且可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拔罐處血管緊張度及黏膜滲透性的改變,淋巴循環加速,吞噬作用加強,對感染性病灶,無疑形成了一個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環境。另外,溶血現象的慢性刺激對人體起到了保健功能。

可否這樣理解:由於溫度瞬間相對的劇烈變化,導致肌體的正常狀態隨著發生變化,成非正常狀態,從而顯現出各種表現的不適(寒氣或暑氣侵入),通過拔罐、刮痧、針灸,刺激你的免疫係統工作,克服、修複肌體的不正常狀態。

所以任何時候都會因為“受風”發生感冒、肌肉疼,同樣任何時候都可以用中醫的一種或多種手法來治療。

4.同一位置反複拔,一次不行拔兩次,同一個位置,反複地拔,就不信這火罐拔得沒效果。大有一種“世上無難症,隻怕有心人”的決心,其實,這樣做也是不行的。拔火罐的麵積可以大一些,這樣可以全麵治療,增進治療效果。可是在一個地方反複的拔,這份治病的執著雖然可圈可點,但是對皮膚來說,紅腫、破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31.弄清除病因再拔罐

對於患者在自己家裏使用拔罐器, 有罐人士認為,在使用之前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帶來的疼痛如腰脊勞損,或是扭傷,在患者明確病因並有醫囑的情況下是可以自己使用的,這樣也有利於治療。但疼痛的原因有時是非常複雜的,所以,不提倡人們在不清楚病因時就使用拔罐來自我診療,因為不對症的拔罐雖然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卻會貽誤病情,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另外皮膚有破損,或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紫癜等)的人也不適合使用拔罐療法。

那麼,我們應如何正確使用拔罐器呢?建議是,如果需要拔罐的部位是後背等大塊肌肉上,最好使用稍大的罐,在人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吸力大,效果好。在拔罐的手法上,無論大罐小罐都不能用蠻力去拔,正確的手法是用手指把罐邊緣的皮膚下壓,待空氣進入後輕輕拿下。拔罐的時間以10-15分鍾為宜,最多不超過30分鍾。同一部位的拔罐間隔要視皮膚恢複情況而定,一般兩三天即可。

拔罐時,還要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孕婦的腰腹部不能拔罐,心髒部位、毛發部位、患有皮膚病的地方也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