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體會,去總結,當您體會到了,才會真正理解它。”

27.罐口部位表麵情況分析

不同的疾病,排除的垃圾和病氣也不同,罐口位置的表現也不同。在達到吸拔力度和時間要求的條件下,罐口部位在起罐後出現的情況大致可分為4種:

1)罐口部位發白,手摸發涼,起白水皰。這種情況表明患者風濕重一些,如果隻是罐口部位皮膚發白,沒有其他現象,表明患者貧血;如果罐口部位皮膚發白發涼,不起水皰,表明患者風寒較重;若白袍中夾有白沫,而其留罐時感到癢,表明正在排風濕和風寒。

2)罐口部位呈黑色,表明火罐重一些,病火較大。紫的程度不同,病火輕重的程度也不同,有時罐口部位的外圈發紫,圈內顏色無大的變化,表明有 風火在上但是也有風火在下。

3)罐口部位皮膚顏色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起的是黃皰,或者黃綠色皰和膿水,表明身上的炎症比較重。

4)第四種情況是前麵三種情況的混合,既有風寒,火毒,又有風濕,炎症。留罐時感到疼痛,表明先排火毒,後來感到奇癢,是後排寒濕。

28.重罐

在上過罐的部位重複上罐,跟一般的拔罐療法相比有幾個特點:

(1)拔罐時的拔力比普通拔罐大些

(2)留罐的時間長(40分鍾以上)

(3)以出皮膚出水皰、淤血等為顯效

(4)挑破水皰,用消毒衛生紙吸幹淨膿水

(5)重複上罐,除惡務盡

這種“重罐”其實就是超大刺激量的拔罐,兼具拔罐和放血的雙重功效,張子和有句名言“祛邪就是扶正”,應用這種方法能夠達到邪去病自安的效果。

當然對於太過虛弱的患者未必適用

29.拔罐的作用

活氣血、散寒邪、止痛消腫的治療功效,適用於肩周炎、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神經性頭痛、腰腿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疾病。對美體方麵的豐胸、減肥等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平衡陰陽。陽盛則熱,陰盛則寒。發熱是陽氣盛實的表現,而寒戰惡寒是陰氣盛實的症狀,在大椎進行拔罐能夠治療發熱的疾病,而在關元進行則能治療寒性的疾病。

調和髒腑。拔罐療法通過結經絡、穴位局部產生負壓吸引作用使體表穴位產生充血、瘀血等變化,穴位通過以通過經絡與內在的髒腑相連,從而治療各種髒腑疾病。

疏通經絡。拔罐療法通過其溫熱機械刺激及負壓吸引作用,刺激體表的穴位及經筋皮部,而穴位及經筋皮部是與經絡密切相連的。所以,拔罐能夠疏通經絡,使營衛調和,祛除經絡中的各種致病的邪氣,氣血暢通,筋脈關節得以濡養、通得,從而治療各種疾病。

協助診斷。通過觀察所有拔罐後體表的變化可以推斷疾病的性質、部位及與內髒的關係。

祛除病邪。拔罐療法因為以負壓吸拔體表的穴位,不公能夠開腠理、散風寒,而且還能調整髒腑經絡的作用,鼓舞人體的正氣,也有助於體內致邪氣的排出。

雙向調節。在臨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變的情況下,拔罐療法具有雙向的良性調節作用。

30.拔罐為什麽能治病

以罐子為工具,和用火燃燒排出罐內空氣,造成相對負壓,使罐子吸附於施術部位,產生溫熱刺激及局部皮膚充血、瘀血,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子療法。

多用於痹證,刺血拔罐運用於急性扭傷有瘀血者,瘡瘍、部分皮膚病,如丹毒、神經性皮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