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前言

在浩瀚的中國曆史長河中,大浪淘沙,流傳下來豐富多樣的精神文化遺產。《三十六計》就是一部濃縮了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戰爭經驗的兵書,是一本“謀略”大全。

對於現在的青少年來說,如何理解和掌握這部閃耀智慧光芒的兵書精髓,將自己培養成聰慧、成熟的善用計謀的“孫子”和“諸葛亮”式的人物,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本《三十六計》旁征博引了古今眾多的經典戰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每一計的來源和運用。

《三十六計》的原書,至今無準確年代和著者可以考證,成書時間大約在明清以後。全書引用《易經》二十七處,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並按照戰爭中的實際運用分為六套,依次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每一套中各包含六條計謀,總共三十六計。其名稱,有些來自曆史典故,如“暗度陳倉”、“瞞天過海”等;有些來自真實的戰爭案例,如“欲擒故縱”、“走為上”等;更多的則來自在民間流傳已久的成語,如“順手牽羊”、“打草驚蛇”、“無中生有”、“拋磚引玉”等。

為了便於青少年朋友理解,本書中每一計都附有本意解釋、原文出處、簡注以及計名的來源故事,言簡意賅,淺顯易懂;每一計都以白話文的形式,介紹了許多與計謀相對應的古代戰例,生動形象,涵蓋廣泛。

另外,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為了讓三十六計更有借鑒意義,增加了“古計今用”的內容。書中深入淺出地例舉了每一計在現代的軍事、商戰、體育甚至為人處世哲學等方麵運用的生動實例,非常有針對性。通過一個個或驚心動魄或意義深遠或出奇製勝的計謀故事,讓青少年朋友在掩卷沉思中,得到人生的啟迪和思想的啟蒙,激發出精彩的創新思維與應對策略。

陳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