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計 瞞天過海(1 / 2)

看見這個陣勢,江南陳朝將領以為隋軍即將渡江攻城,頓時緊張起來,召集全部人馬,抖擻精神,準備與隋軍決一死戰。

哪知劍拔弩張地等了好幾天,隋軍不但沒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隻留了一些破舊的小船。陳朝將士以為隋軍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輕易進攻,上上下下都鬆了口氣。

可是不久,隋軍又集結江北,安營紮寨。陳軍慌忙再度備戰。這樣反複折騰了幾次,弄得陳軍人困馬乏,加上糧食又被隋軍間諜燒毀,陳軍更是人心惶惶,進退兩難。

就這樣,雙方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第二年春天,賀若弼仔細觀察陳軍的陣勢和情緒,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一聲令下,突然揮師渡江。浩浩長江之上,萬船齊發,金鼓震天,由於陳軍疏於戒備,猝不及防,哪裏還有還擊之力?隋軍一舉攻占了京口,隨後又乘勝進軍陳國都城建康,最後滅了陳國。

隋文帝笑逐顏開,重獎有功將士。他誇讚高穎道:“好一個瞞天過海之計!若不是如此麻痹敵軍,我們怎會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取勝?薑,到底還是老的辣嘛!”

張守圭智破契丹軍

唐朝開元年間,契丹叛亂,多次侵犯唐朝。朝廷任命張守圭為幽州節度使,以平定契丹之亂。

契丹的大將可突幹幾次攻打幽州,沒能攻下。可突幹想探聽唐軍虛實,派使者到幽州,假意表示願意重新歸順朝廷,永不進犯。

張守圭知道契丹勢頭正猛,主動求和,必定有詐。他將計就計,客氣地接待了來使。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幹營中安撫部隊,並叫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內部的底細。

王悔受到可突幹的熱情接待。他在招待酒宴上仔細觀察契丹眾將的一舉一動。他發現,契丹將領在對朝廷的態度上並不一致。他又從一個小兵口中探聽到分掌兵權的李過折一向與可突幹有矛盾,兩人貌合神離,互不服氣。

王悔特意去拜訪李過折,裝作不了解他和可突幹之間的矛盾,當著李過折的麵,假意大肆誇獎可突幹的才幹。李過折聽後,怒火中燒,說可突幹主張反唐,使契丹陷於戰亂,人民十分怨恨。他還告訴王悔,契丹這次求和完全是假意,可突幹已向突厥借兵,不久就要攻打幽州。王悔乘機勸說李過折,唐軍勢力強大,可突幹肯定是失敗的,他如果脫離可突幹,建功立業,朝廷保證一定會重用他的。李過折聽了果然心動,表示願意歸順朝廷。

王悔任務完成,立即辭別契丹王返回幽州。

第二天晚上,李過折率領本部人馬突襲可突幹的中軍大帳。可突幹毫無防備,被李過折斬於營中,這一下,契丹營大亂。忠於可突幹的大將涅禮召集人馬,與李過折展開激戰,殺了李過折。

探得消息後,張守圭立即親自率人馬趕來接應李過折的部隊。唐軍火速衝入契丹軍營,契丹軍內正在火並,混亂不堪。張守圭乘勢發動猛攻,生擒涅禮,大破契丹軍。從此,契丹叛亂被平息。

看見這個陣勢,江南陳朝將領以為隋軍即將渡江攻城,頓時緊張起來,召集全部人馬,抖擻精神,準備與隋軍決一死戰。

哪知劍拔弩張地等了好幾天,隋軍不但沒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隻留了一些破舊的小船。陳朝將士以為隋軍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輕易進攻,上上下下都鬆了口氣。

可是不久,隋軍又集結江北,安營紮寨。陳軍慌忙再度備戰。這樣反複折騰了幾次,弄得陳軍人困馬乏,加上糧食又被隋軍間諜燒毀,陳軍更是人心惶惶,進退兩難。

就這樣,雙方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第二年春天,賀若弼仔細觀察陳軍的陣勢和情緒,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一聲令下,突然揮師渡江。浩浩長江之上,萬船齊發,金鼓震天,由於陳軍疏於戒備,猝不及防,哪裏還有還擊之力?隋軍一舉攻占了京口,隨後又乘勝進軍陳國都城建康,最後滅了陳國。

隋文帝笑逐顏開,重獎有功將士。他誇讚高穎道:“好一個瞞天過海之計!若不是如此麻痹敵軍,我們怎會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取勝?薑,到底還是老的辣嘛!”

張守圭智破契丹軍

唐朝開元年間,契丹叛亂,多次侵犯唐朝。朝廷任命張守圭為幽州節度使,以平定契丹之亂。

契丹的大將可突幹幾次攻打幽州,沒能攻下。可突幹想探聽唐軍虛實,派使者到幽州,假意表示願意重新歸順朝廷,永不進犯。

張守圭知道契丹勢頭正猛,主動求和,必定有詐。他將計就計,客氣地接待了來使。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幹營中安撫部隊,並叫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內部的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