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2 / 3)

餘慕嫻一邊聽著身後的馬蹄聲,一邊慢慢走著,待到距離竇府還有十幾步的地方,餘慕嫻聽到馬鳴,接著,又是一陣馬蹄漸遠的聲音……

嗯,那人已經走了。

確認無人跟在身後,餘慕嫻快步走到竇府門口朝右拐。右邊有條小巷,直通到餘府。

許是因為降雪,許是因為城破,餘慕嫻在小巷一路慢行,沒有遇到一個人。

待走到餘府門口,更是大門洞開。

餘慕嫻環顧四周,見原來守著餘府的人已然消失,不禁舒了口氣。

好機會!

快步從門外閃入餘府,餘慕嫻徑直去自己屋舍。迅速換掉從四皇女處得來的紗衣,餘慕嫻將自己縫在枕頭裏的銀票悉數塞到鞋底。待將男子的發髻打理好,餘慕嫻又從衣櫃裏翻出一件滿是油汙,破破爛爛的冬衣。

這冬衣是她前日子親自備的。雖看起來寒酸,夾層裏卻縫了不少銀票。再加之有不少新曬的棉絮,足夠她撐到開春。

嫻熟的在幹淨的裏衣外套上棉衣,餘慕嫻對著鏡子,又把發髻弄亂些許。而後尋路去弄了些鍋灰與泥水糊在臉上。

待天蒙蒙黑,餘慕嫻咬上幾口幹糧,帶著火石摸黑出了餘府。依著白日那將軍的架勢,她不信勤王的兵能打敗叛軍。

她要提前朝著南邊去。以防過兩日被勤王的人連累,暴死街頭。

攥緊餘文正留給自己的玉佩,餘慕嫻站在餘府門口瞻仰著這棟宅院。

“一身正氣傳千古,兩行清淚報皇恩……”默念著餘府府門的楹聯,餘慕嫻打燃了火石。

今日她星夜而去,來日定要錦衣而歸。

第11章

“哧……哧……”

等著火星從木柴上帶起青煙,餘慕嫻轉身朝著鄴城城東的城隍廟走。

鄴城城東的城隍廟聚著鄴城的乞兒。她如今的行頭,最適合去那處。

……

從餘府去城隍廟的夜路委實不好走,特別是下了雪的天。至於緣由,無非是餘府在城南,而城隍廟在東。按理說,同住鄴城,道路該是沒什麼差別。依著楚國先祖的建製,鄴城裏頭該是處處都鋪好青石板,家家門口都有帶活魚兒的流水。

但百年過去,楚國開國時鋪的道路難免破損待修。再加上鄴城城南多居官宦,城東多是些貧戶,這城東的路便再也修不好了。

好在,城西的路還算好走。

借著城西高院那掛在門上的大燈籠,餘慕嫻安心走到了城東。一到城東,餘慕嫻便隻能看到屈指可數的幾間瓦房,更多的是茅草屋。

高高低低的茅屋內,偶爾的幾聲犬吠。呼嘯的寒風把餘慕嫻的腳步聲變得模糊,以至於餘慕嫻不知道她是在走,還是已經停下了步。

餘慕嫻頓了頓步子,環顧了一周。前世,她曾親往花朝國與眠月國邊境,那裏堪堪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而此時,男男女女的啜泣聲正交織在耳側。

餘慕嫻屏息肅立著,心頭卻閃過一路上的種種……從城西到城東,從高官秉燭到貧人啼哭……

叛軍與皇家貴胄們怕都不會想到,前夜的一戰會引得城東生民雞犬不寧吧。

快速抬腳邁過足前的餓殍,餘慕嫻孤身朝著東邊繼續走。她雖不介意和一群屍身處在一處,但她打心眼更喜歡活人。

“你踩著我了!”身後傳來了聲音沒有阻住餘慕嫻的腳步。她記得她方才沒有踩到人。

“哎,我說你踩到我了!”拔高了兩度的嗓子刺得餘慕嫻耳朵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