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事業與家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1 / 1)

現代社會,女人做全職太太在家相夫教子的畢竟是少數,多數女人也同丈夫一樣有著自己的事業。但夫妻雙方無論誰,都應當淡定地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係。如果一個女人隻注重事業,而不顧家庭,勢必有向女強人發展的趨勢;如果一個男人隻注重事業,而不顧家庭,就會與家人的關係越來越遠。

從中國的現狀看女人

據調查,1997年全美已婚並且有3歲以下孩子的職業婦女占職業婦女總數的61%,但到2002年,這一比例降至58%。如今,更有22%擁有令人豔羨的教育背景和高薪收入的白領女性選擇了回家看孩子。有1/3獲得MBA學位的美國女性都將聰明才智完全用在了相夫教子上。

與美國相比,我們國內現在回歸家庭的職場媽媽還在少數,這種狀況其實是與社會福利保障製度息息相關的。在美國,孩子的教育經費在家庭支出中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而在中國,培養一個大學生所需的費用卻絕不是普通家庭一個人的收入就可以滿足的。

我們注意到,大多數職場媽媽都提到了在職場壓力不斷增大的同時,社會以及自己對好媽媽的標準也在不斷地提高,她們既要負擔家庭的一部分收入,又要為子女的成長付出比父親更多的心血,在事業和家庭的關係間,她們還在不停地權衡著、探索著。最後,她們認識到,在處理家庭與事業這兩者的關係時,最好是哪個也不偏頗,而是兩手抓。

左拉曾在一家國際公關公司有著不錯的職位和收入,去年11月她卻毅然辭去了前景正好的職位,理由很簡單,為了回家照顧女兒。女兒去年9月剛剛入學,學校的老師要求學生每天晚上做完作業以後都要家長簽字。可左拉那個時候正在跟客戶談幾個大的項目,每天回家的時候女兒都已經要睡覺了,結果一個月以後老師就“投訴”她。說她從來都不給女兒的作業簽字,弄得女兒經常被老師批評,壓力很大。於是左拉萌生了辭職照顧女兒的念頭。

於是,左拉辭職了。“當時並沒有計劃太多,隻是想先休息一段時間,等把家庭和孩子的事情都理順了,再考慮接下來的發展。”

起初,左拉很享受這種沒有壓力的生活。每天送女兒上學,買菜做飯,打掃屋子,逛街買小擺設。但是,不到一個月,她就開始不習慣這種生活了。她曾經也茫然過,思考自己為家庭、孩子所做的犧牲值不值,但她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才能讓她繼續工作又不耽誤照顧家人和孩子。

所以,當有客戶、同事聯係左拉,希望她能在家幫著做一些公關宣傳活動的時候,左拉有些心動了。過完年,左拉開始在家辦公,3月,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左拉把辦公地點選在了離家不遠的地方,業務漸漸多起來後,她又雇了兩個員工,主要是幫著外地的公司在廣州安排一些宣傳活動。“這樣很自由,我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時間,沒事的時候我就下來轉轉。家裏有事我又可以立刻就回去,既不耽誤照顧先生和孩子,又不會封閉在一個小圈子裏麵。”左拉說。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左拉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事業與家庭,她一個也沒有丟掉,既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又不失為一個好的家庭主婦。

男人與事業、家庭

我們都知道,要想把一個家打理得溫馨、舒適,光靠女人不行,男人也要為之貢獻一臂之力。有很多男人認為,一個男人能把事業幹好,把錢掙回來,讓妻子、孩子不缺錢,不缺少吃穿就是他的責任了,家庭似乎與他無多大關係,好像他的職責就是掙錢。當然,男人的肩上擔子是重,不過,若一個男人隻把自己的責任“定量”化,那他絕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好丈夫。

要知道,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不僅要有一個善良、溫順、能幹、賢淑的好妻子,而且也需要一個顧家、負責、豁達、盡孝的好丈夫。

毫無疑問,每個女人都希望嫁給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而什麼樣子的男人才是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呢?他們不是不幹事業,更不是隻一門心思撲在事業上而對家庭、家人缺乏最基本的關懷與愛。即便他們在外麵忙著幹事業很累,可是他們下班後,仍舊會陪妻子做飯、看電視,聽妻子一天的感受,陪孩子玩耍;有時,盡管有應酬,再晚都會回家;過節時,他們會陪父母聊天……

如果夫妻雙方都能處理好家庭與事業的關係,那麼,夫妻之間就會多一份和諧,少一份不快。而且,夫妻雙方都不會覺得家庭中的重擔都落在了一個人的肩上,使自己累得透不過氣來。反而,夫妻兩個人是在很輕鬆和諧地共同掙錢、養家糊口,共同承擔家庭中的一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