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故事不勝枚舉。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嚴於律己,處處以身作則,作出榜樣,用好的思想品德、作風去熏陶和影響孩子。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有行為的收獲;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有習慣的收獲;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有品德的收獲;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有命運的收獲。
為了在這塊土地上收獲“命運”,我們要細心嗬護,絕不能讓它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如果外麵的空氣有點兒汙染,那麼我們就要小心地為它拂去浮塵;如果窗外下著小雨,那麼我們就要小心地為它撐起一把傘。
其次,父母的言行要一致。這要求父母怎樣教育孩子,自己就要先這樣做到。
某機關大門前是一條寬闊的主要街道,街道正中是禁止通行的“雙黃線”,而往兩邊不遠處都有一個橫穿馬路的地下通道。為了到馬路對麵的公園或體育廣場去玩耍,我總能看到一些家長為了少走幾步路,手牽著孩子橫穿馬路的“雙黃線”。
周末,我在該機關大門口“蹲”了半個小時的“點”,看到一位7歲左右的小女孩要求父親與她一起從旁邊的地下通道過馬路,但其父親硬拉著孩子要橫穿馬路,孩子說:“這樣不安全,老師不讓這樣過馬路,你們也是這樣告訴我的,我們要走地下通道。”但父親輕描淡寫地對孩子說:“沒關係,有爸爸保護你。”在此後的半個小時內,10多對父母帶著孩子穿過了馬路,但從地下通道過去的隻有1對!
“身教最為貴,行知不可分。”這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告誡教育者的一句話,其實用在家庭教育中也一樣適合。
無聲的“身教”往往勝過有聲的“言教”。學校教育孩子過馬路時要走地下通道或“斑馬線”,說上10遍、20遍,也比不上家長帶孩子走一次。從這個意義上講,家長是孩子的首任老師,很多優秀品質的養成,都與家長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若不注意培養自身的修養,很容易把不良習氣傳給孩子,在“白紙”上留下汙點。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人父母者也得謹言慎行,當好自己孩子的老師。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養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別美與醜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給孩子奠定什麼樣的生命品質,將決定著這個孩子的一生是否過得美好和幸福。
作為孩子的家長,要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夫妻二人應常常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凡事慎重考慮,該回避的一定要回避。
並且事事言傳身教,處處以身作則,讓孩子真真實實感受到父母是崇高的、偉大的,是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他們會更加尊重父母,並樂意接受父母的教誨。
幸·福·箴·言
⊙一個妻子能不能成為自己丈夫的最愛,往往體現在她如何打理自己的家;一個丈夫在家裏能不能感到幸福,往往會影響他對妻子的感情。
⊙擁有一個溫馨的家的人是幸福的,但真正能做到給彼此一個溫馨的家的夫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在處理家庭與事業這兩者的關係時,最好是哪個也不偏頗,而是兩手抓。
⊙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不僅要有一個善良、溫順、能幹、賢淑的好妻子,而且也需要一個顧家、負責、豁達、盡孝的好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