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個人偵探筆記本

作者:星陣

作品相關

推理方式與技巧

一.演繹推理:

1.非模態推理:簡單判斷推理(性質判斷推理和關係判斷推理);複合判斷推理(聯言推理;選言推理;假言推理和負判斷等值推理)

2.模態推理:模態對當關係推理;模態判斷與非模態判斷的推理

二.歸納推理:

1.完全歸納

2.不完全歸納:簡單枚舉和科學歸納

三.類比推理

1.很多人都很喜歡推理,但是推理是什麼樣的一個定義?

推理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

例3與上麵的例1的形式是一樣的。都是具有邏輯性,是符合推理規則的。但是例3的結論是錯誤的。原因在於,例3的前提“三好學生學習都不好”,本身就是虛假的。

由此可見,要通過推理獲得正確的結論。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推理的邏輯性和前提的真實性,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具備兩個條件的演繹推理能必然獲得正確的結論,不具備這兩個條件或隻有其中一個條件,都不能保證必然獲得正確的結論。

一)推理的一般概念

推理是指從一組具體事物經過分析綜合得出一般規律,或者從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體結論的思維活動。前者叫歸納推理,後者叫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過程由假設形成和假設評價兩部分組成,概念形成過程實際上研究的是歸納推理。歸納推理的結果受個人的知識經驗影響,有很大的不一致性。演繹推理的結論是從前提推出來的,即從一般的規則推導出來的,其結論應該是一致的,在本質上它屬於問題解決的範疇。下麵我們主要介紹一下認知心理學對演繹推理的研究。

(二)三段論推理

三段論推理由三個命題構成,其中兩個命題為假定真實的前提,另一個命題為結論,該結論可能符合這兩個前提,也可能不符合。所有這三個命題都帶有直接陳述的性質。例如:

所有的A都是B。

所有的B都是C。

所以,所有的A都是C。

人們的很多認識是用邏輯量詞表達的。在三段論推理中,也根據命題中的邏輯量詞將命提分為全稱肯定命題,即包含‘所有……‘的命題;全稱否定命題,即包含‘沒有……‘的命題;特稱肯定命題,即包含‘某些……‘的命題;特稱否定命題,即包含‘某些……不……‘的命題。

人們如何進行三段論推理呢心理學上主要用氣氛假說來解釋。這一假說是由武德沃斯和塞爾斯(Woodworth&Sells,1935)提出的。他們認為人們在進行三段論推理中使用的是氣氛探索法。他們在研究中給被試呈現各種三段論推理題目。在這些題目中,三段論的結論除包含一個正確的結論外,還包括許多錯誤的結論。然後讓被試根據前提選擇結論。結果發現,被試的推理往往受三段論中所使用的邏輯量詞(‘某些‘、‘所有‘、‘沒有‘、‘不‘)的影響。即三段論中所使用的邏輯量詞產生了一種‘氣氛‘,促使被試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邏輯量詞的結論。一般情況下,被試會根據肯定性前提接受肯定性結論,根據否定性前提接受否定性結論。如果肯定性、否定性前提都有,則被試情願接受否定性結論,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