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開平:“老曾這樣說,正好掩護我。至於這個人,我也同意你的意見。還有一個事。”
高岩:“什麼事情?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姚開平:“聖英和宋小姐都死了,被日本人的飛機炸死了。”
高岩:“聖英和宋小姐都死了?——消息可靠嗎?”
姚開平:“可靠——是護送她們的家丁回來報的信。挨了飛機丟下的炸彈,什麼也沒有了。鍾太太還不知道。”
高岩:“是這樣——我不知道用什麼話安慰你。我經曆過你這樣的時刻。”
姚開平:“你不用說,什麼也不用說。如果不是陸英同誌將樓上窗台上花盆推下,向我們報警,我們兩個也落到敵人手裏了。我們站在路邊的商店裏,看到敵人將陸英同誌從大門押出來,推上囚車——”
高岩:“為了她們,我們也不能停止戰鬥——我還有一個消息要告訴你:那個李青雲到了武漢,又跟著老丁去了南昌新四軍軍部。”
姚開平:“李青雲跟老丁去了南昌新四軍軍部?”
高岩:“是的。老丁是到新四軍做情報和部隊審查軍部的保衛工作。各地紅軍遊擊隊和中央失去聯係多年,情況也相當複雜。”
姚開平:“哦——”
高岩:“國民黨同意江南紅軍遊擊隊整編為新四軍,指定新四軍集中皖南。新四軍部近期也將由南昌移往皖南。為了加強對新四軍的領導,延安方麵向新四軍派了一批幹部和機要人員。電台長、譯電員都是延安派來的。項英同誌任軍委會新四軍分會主席,職務是副軍長,但負總責。”
姚開平:“葉挺將軍同意嗎?”
高岩說:“葉挺將軍在延安說,革命如爬山,我是爬到半山停了下來。現在我要繼續往上爬。葉挺同誌表示,一切聽從黨的安排。”
姚開平:“哦——”
高岩:“新四軍的情況與八路軍有很大不同。國民黨不允許新四軍插手地方政權。華北大戰之後,國民黨軍隊和地方政權全部撤走了,許多地區成了真空地帶,我們的部隊進入後,發展很快,而且建立了地方政權,自己征糧收稅。皖南一帶是國民黨劃給我們的一塊地方,國民黨地方政權原封不動。我們不能插手地方政務,自然也沒有自己的財政,新四軍的軍需物資由國民黨三戰區長官部供給。國民黨要等新四軍集中點校後才發軍餉。新四軍現在經濟上十分困難。軍部的經費都是葉挺將軍四處借來的。葉挺夫人將家中積蓄賣了在香港為新四軍買了槍彈。中央指示我們,要千方百計多為新四軍籌款籌物。”
姚開平:“這個月我們可能提供五萬元,下個月還可以再多些。”
高岩:“開平,你還是歸隊吧,你為黨做出了巨大貢獻,卻不加入組織,將來——”
姚開平:“聽到她們的消息後,鍾老先生差點暈倒,老先生對我說:以後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是她們的死給了我自由——我確實想過歸隊,可又想,我的性格可能真不適合在組織裏。老高,我們還是做親戚吧,將來革命勝利了,我會提前將工廠的股份分給全體工人。如果工人選我當廠長,我還會做下去——”
高岩:“看來,你還想在工廠裏搞你的**試驗。”
姚開平:“是的。不過,從現在起,老高——我可以做你要求我做的任何事情。”
高岩:“姚開平同誌,其實,你這就是歸隊——從現在起,你就是我們黨的特別黨員,檔案裏沒有你的名字,隻有我、恩來和董老(即董必武)三個人知道。”
姚開平:“我認命!”
高岩:“我們都是命中注定——”
高岩:“周之光同誌——”
高岩與姚開平緊緊擁抱。
……
高岩:“哦,還有一個俞寶瑩知道我們的關係。那個俞寶瑩怎麼樣?我不同意她加入組織,和她斷了聯係,但她以前知道我們——要不要把她從工廠裏撤出來,讓她離開上海?”
姚開平:“關於俞寶瑩,我希望她一直在廠裏做事。因為我說不定哪天沒有了——她還能幫助鍾老先生經營工廠。咱們之間的關係,我跟她說過了,你是我以前的同事,我欠你的人情,借你錢,是還以前的人情,當然也是為了抗日。我還說,你希望我再入**,我拒絕了。”
高岩:“我尊重你的意見。開平,我在上海停幾天還要去香港。我走以後你重點經營與大平小方的關係。”
姚開平:“我遵命。你到香港後,請替聖英跟鍾公館發一個電報:與娣抵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