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2 / 3)

一向巧言令色的王公公,啞口無言。

雍容富貴的長樂宮,穿過層層帷幔,轉過九道珠簾,才隱約隔著一道輕薄的黃紗見到側倚在象牙榻上的貴婦人。

瑞腦銷金獸,淡淡的煙霧彌漫開來,空氣中浮沉紅梅的清香。上官婉兒從容下跪,叩首,用清淡而婉轉的聲音道:“罪臣之女上官婉兒,叩見天後!”

“卷簾!”黃紗後的貴婦人吩咐侍女,聲線中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容抗拒的威嚴。

黃紗被清麗的宮娥緩緩卷起,那個威嚴的聲音再一次傳來:“本宮聽說過你,掖庭宮的才女。抬起頭來,讓本宮好生瞧瞧!”

上官婉兒從冰冷的大理石地磚上緩緩抬起頭,視線與武太後相撞的那一瞬,二人皆是一愣。

武後年過半百,卻不見一絲老態。烏黑的雲鬢插著鳳簪花鈿,額間點綴一抹花黃,兩頰一點笑靨,蛾眉精致,櫻唇明豔,乍一看不過四十上下的模樣,儀態萬方。

這就是武媚娘,這就是上官家不共戴天的仇人!

正迷蒙間,武太後卻眼尖地瞥見了她袖袍裏的一角書卷,便順口問道:“你袖中藏的,是什麼書?”

不愧是蕩平了包括自己祖父百餘家大臣的女人,眼神真是毒辣!上官婉兒垂下頭,看著地磚上倒映著紮著雙髻的自己的影子,表麵恭敬道:“回太後,是借來的《金剛經》。”

武太後虛合著豔麗的鳳眸,沒有質問她掖庭宮怎麼會有《金剛經》這樣的書籍借,而是轉而笑道:“你也信佛?”

一個‘也’字,透露出的信息很多。

上官婉兒沒有選擇趨炎附勢,而是否定道:“罪奴不信佛,修心罷了。”

“哦?”武太後流露出稍許趣然的神色,“此話怎解?”

“儒為皮,道為骨,佛為心。學儒正言行,修道塑風骨,悟佛修心境。”

“嗬嗬,本宮聽聞掖庭宮出了一名小才女,原本還不信,心想不過是傷春悲秋的宮怨之作!幸而今日見你,令本宮刮目相待!”聞言,武太後鳳眼一亮,撫掌笑道:“儒、道、佛三家之爭由來已久,互不兼立,你卻敢於將三家糅合,真可謂古來第一人也!”

愛憐地欣賞婉兒片刻,武太後問道:“上官儀是你什麼人?”

上官婉兒微怔,極力克製住自己想要緊握的十指,低眉道:“回太後,上官儀乃罪奴祖父。”

“怪不得!”想起那個頗負才氣卻古板倔強的老頭兒,武太後半真半假地歎了口氣,“本宮與你祖父的恩怨,本不該牽扯到你的身上……本宮欣賞你的才華,從明日起,你便從掖庭宮搬到本宮身邊罷!本宮教給你的,絕對比掖庭宮要多得多!”

想了想,武太後又忍不住哧笑道:“本宮幼女太平,與你年紀正好相仿,都是豆蔻年華的女孩兒。你有時間便替本宮教教她詩詞,省的她整日跟個野猴兒似的瘋玩瘋鬧。”

這女人,依舊一如既往的強勢。婉兒沒有拒絕的可能,淡淡地謝了恩。

上官婉兒成了武太後的臂膀,這年,她十四歲。

上官婉兒初見李令月,是冬至之日,天空飄著鵝毛大雪,滿地銀裝素裹。上官婉兒正在養心殿中給武太後抄文書,便見太後沉著臉進了門,身後跟了四個五大三粗的侍衛,手裏還架著一位十二三歲的、太監打扮的少年。

“母後,我再也不敢了!我發誓,再也不偷溜出宮了!”小少年可憐巴巴地祈求。

武後不為所動,寒著臉道:“晚了!給我進去好好反省!抄《大藏經》,沒抄完不許出來!”

上官婉兒停了筆,心裏頭正納悶太後何時生了這麼小一位皇子,便見武太後轉過頭來,吩咐她道:“婉兒監督這丫頭,沒抄完不許喝水、不許睡覺,少一字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