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實踐證明犯了錯誤的同誌。”

他結束了自己關於“人才戰略”的演講,將話題轉入了“發展戰略”。最後以響亮的口吻總結了他的戰略方針是“到21世紀初,要使A省出版業形成編、印、發、供、管的集團優勢向外出擊,不僅要走在全國的前列,而且要走在世界的前列。”

他終於結束了自己長達7個小時的演說,台下響起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他如釋重負地掏出手絹,習慣性地像是推開帽子那樣推了推假發,似乎想打掃一下腑門上的汗珠。但是隨即反應過來,頭上不是帽子而是假發,他那不長毛的智慧腦袋的真相是不便暴薅在大庭廣眾之下的。他是那樣不失風度地微笑點頭,自己也加入了鼓掌的行例,陶醉於自己描繪的美好前景之中,享受著部下們長時間的捧場,心中不禁有點飄飄然。

譚冠先生外表看上去給人富富態態、嚴嚴肅肅、彬彬有禮、道貌岸然的樣子。他不僅表情嚴肅,給人以一種含威不露的感覺,而且瞳仁蘊光,眼底有神,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樣子。他喜怒不形於色,卻喜歡見人先帶三分笑,然後點頭示意。用他的話說“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對一些凡夫俗子所贈的煙、酒、豬腿、甲魚、螃蟹等土產,一概退辦公室或贈食堂、幼兒園,以示清廉。以至於信息研究室魏銘利主任對其道德人品感動得五體投地,不僅公開宣示廳長的為政清廉,而且還搖動生花妙筆總結出了譚廳長為政清廉的先進事跡上報紀委,擬在省級機關廣為傳播。

然而,譚廳長本人是知識分子,對於文化價值是清楚的,而對於文人雅士們所贈送的高檔畫冊、珍貴書籍、名人字畫一概慨然笑納,來者不拒。這叫雅好,與肮髒的貪汙受賄是掛不上邊的。那怕這些玩意兒來自國庫,也是一種“清賞”也,即清廉的賞玩。對於譚廳長追求之高雅,有文化的吏爺們是心領神會的。比如眼下,那位鄔曆就曾在調出版界之前,利用其市文化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的優勢幫譚廳長從古都古舊書店及古籍刻印處弄過不少的明清字畫和孤本、善本圖書。於是譚廳長作為回報自然大筆一一揮,從出版留存利潤中批出大批資金去搶救祖國瀕臨絕滅的文化遺產,進行碩果僅存的古都木刻版圖書印刷。這是誰也非議不了的善舉。

魏主任不失時機地加以宣傳,這善舉竟也上了省報的《內參》。名人字畫相贈,既附庸風雅,又不失名節,其博大的文化內涵如果用金錢來計算,這就俗了。類似像壯士贈寶刀、將軍贈寶馬似的君子之交,向名士贈書畫,是再雅不過的文人雅事,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然而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這些屬文化遺產的孤本書、善本書及明清字畫是無論用多少金錢也難以計算其價值的。

不過,在譚廳長看來,這體現最珍貴的感情價值。本人也有識寶刀、寶馬的非凡的眼力,不是同道之人,豈能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於是引為知己,視為同誌的部下則是應該大力栽培的人才,是後備幹部加廳長接替人的人選。比如,眼下這位鄔曆同誌在出版社崗位上鍛煉了一段時間,再到揚子圖貿公司去鍛煉一下,不是出版、經營的經驗都有了嗎,是有利於人才全麵發展的,對於鄔某人今後進入廳領導班子是極有好處的。想到這兒,他嘴角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這譚冠的著裝打扮,也是中國傳統式樣加當今正統特色的。

在冬天必為中裝棉襖,自從裝備了假發套後,以假發添美遮寒,以前則一律戴鴨舌帽。這中裝其實是舊時馬褂的變種,加上一雙兩片瓦老棉鞋則有如戲台上官員的白底皂靴。這樣就是老夫子似的傳統道學裝束了。春秋兩季一般著夾克衫,重要場合則著毛料中山裝,外加薄呢長風衣,老圓口布鞋或三節頭老式皮鞋,顯得極為正統,不辱國威。挺拔的腰杆,高昂的頭顱頂著新式假發,整個一個中西合璧,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再加上挺出的肚腹,口若懸河的長篇大論,具有戰略高度的工作總結,是足以讓上下左右刮目相看,不得不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