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鎮災?賑災!(1 / 2)

讓雲致遠去鎮壓災民,確實是顧太傅一開始就設好的圈套。所以,無論雲致遠怎麼選擇,都會讓他陷入到萬分為難的境地!這是顧太傅設計的毒計,是他專門為雲致遠安排的,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留手。

別說官府的糧庫早就已經空了一大半,即便雲致遠真的開倉放糧也不夠!隻說現在這種情況,糧價已經被炒成了天價,就算雲致遠舍得拿錢去買,大概也沒有商戶願意把糧食賣給他!

此時畢竟才是夏天,雖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但很多人家裏還有存糧。等到秋後顆粒無收,大多數人家的存糧也都吃完,那時候糧價肯定還要再漲!特別是到了冬天之後,糧價一定會漲到一個天文數字!

現在糧商,可都在收糧和存糧呢,誰還會把糧食往外賣啊!

……

既然已經想透了這一點,雲嬋卿反而有了新的計較。

有些事情既然注定了要去做,那麼就索性做到最好。與其兩麵為難,倒不如放手一試!她要讓雲致遠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解救這些受災的百姓於水火之中,讓雲家在民間的威望更上一層樓!

她就是要讓老百姓們都知道,皇上是拿出糧食來賑災了,但是經過官員的層層盤剝,糧食早就沒了影蹤!雲將軍也確實是被派來鎮壓亂民了,但雲將軍卻把整個雲府的家底都掏空了,為百姓買來了寶貴的糧食!

皇上的聖旨是讓雲將軍鎮壓災民的,這個毋庸置疑。所謂的鎮壓,大家也都明白,不外乎是武力壓迫和屠殺!但雲將軍不忍災民受苦,就自己花錢買來糧食賑災,用自己的綿薄之力來解救百姓!

這樣的對比,會造成什麼樣的效果?

百姓對雲將軍感恩戴德,但對皇室卻沒有什麼感激之情。畢竟,在這種時侯,誰給百姓發了糧食,誰就是真正的救世主!百姓才不會在乎誰是皇上,他們隻在乎自己能不能過上安生的日子。

如此一來,雲家這次絕對是功高震主了,可那又如何?雲府就是打了皇室的臉麵,誰又能把雲家怎麼樣?!有了這樣的民間威望,隻要再揪住太子的錯處,雲致遠就可以順利的助二皇子登上皇位!

隻要二皇子登基,大元至少還能再太平十幾年……

“父親,您放心,隻要能撐過一個月,以後的糧食就不用發愁了。女兒已經讓秀妝閣做出了緊急應對,商隊已經去北域和南疆購買糧食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把糧食送到各個災區。”

“女兒在回京之前,就已經讓秀妝閣在各地設了施粥點。父親到達了災區之後,隻管宣布秀妝閣是雲家的產業。這樣一來,隻要運作得當,您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很快將災民安撫下來。”

“而且,女兒已經通知了秀妝閣的掌櫃,等大批的糧食一到,就按照原價出售。災民可以用地契和房契來換糧食。而且,用來交換糧食的田地,仍由原來的持有者耕種,隻是租種期間要交一成的租子。這樣一來,等災年過去了,他們就可以按照當初的估價,用糧食或者銀子,再將地契和房屋贖回去。”

“若是沒有房契和地契的,也可以自賣自身。但是,必須有一技之長,而且隻能簽訂死契。當然,秀妝閣的施粥也不會停止。實在是一無所有的人,也可以憑著這些粥食,勉強度過這個災年。”

很顯然,雲嬋卿已經充分的考慮到了各種可能性。

如果她對災民太好,反而會讓其形成了依賴,由感激變成了理所當然。到時候,無論曾經為對方做了多少,對方也不會覺得感恩,反而會因為一時達不到他的要求,就覺得不滿足了。

她會施舍糧食給這些災民,但也不會一味的施舍,以免養成了災民的惰性。如果真的把災民養成了接受救濟的習慣,將來就算災年過了,他們也已經懶散慣了,隻想靠著別人的施舍度日。

升米恩,鬥米仇。

一旦對人太過寬厚了,就容易讓對方產生一種錯覺——就仿佛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而他接受你贈與的一切,也是順理成章的。

可萬一你哪天不再施舍,反倒會讓人心生不平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習慣了之後,往往認為救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自然不會考慮自己去幹點什麼,或者靠自身的勞動來獲得食物。

所以,雲嬋卿讓災民用房契和地契來換糧,就是為了讓他們有緊迫感,讓他們將來會因此更勤奮的勞作,用自己的雙手贖回自己的家園。

“卿兒,你做的很好。你若是身為男子,這般的才華與魄力,絕對當得起封侯拜相!這天下間的男子,也沒有幾人能及你。為父為你感到驕傲!”雲致遠倍感欣慰,差點就老淚橫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