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走得慢,才是最好的發展模式(1 / 2)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華為公司是在近幾年突然聲名鵲起、聲名大噪的,那是因為華為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采取了群狼戰術,快速實現了擴張。但是實際上華為的發展並不是一夜成名、快速爆發式的,而是通過一小步一小步地厚積薄發的,隻不過在它發展的過程中,大部分人沒有在意罷了。

華為首先是運用了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軍事策略,慢慢地向城市發展,等到華為在城市裏站穩腳跟以後,才把目光瞄向了整個國內市場。緊接著又是幾年的艱苦奮鬥,等到華為在國內成為領頭羊,市場占據了大部分的份額之後,華為才開始著手進軍海外市場。

而且在進軍海外市場的過程中,華為並不是處處撒網,齊頭並進,而是先從俄羅斯開始,然後一步步轉向非洲、歐美等國。華為的每一步,都是向目標逐漸遞進,並沒有求速地進行跳躍發展,走得非常穩健,緩慢而有力度。

我們不難發現,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有很多新興的公司或產品迅速地出現,又迅速地消失。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一些小的科技公司和一些與網絡業務相關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失敗往往都是因為高估了企業發展的高度,隻顧著速度,卻忽略了根基,缺乏長遠明智的思想。速度發展得太快,會讓員工以及領導陷入一種飄飄然的狀態中,做事欠缺自製力和耐心,決策的時候也不會充分考慮到目標實現的難易程度,常常會出現急功近利的情況,總是想著在短時間內就實現目標,因此發展情況並不樂觀。

但是華為不同,華為公司通常會根據自身的狀況來製訂一個五年計劃和十年計劃,將目標細化,先設定一個小目標,這樣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待企業和個人的發展,並且從中預測出未來發展的趨勢和規律。

同時小目標更容易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有員工的工作壓力,放鬆的氛圍更有利於員工的創造力,是非常合理的工作方法。而如果目標的跨度太大、時間過於緊迫,就會加大員工的壓力,或者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影響因素,導致奮鬥者失去信心和耐心。

華為人常常將公司的發展比作馬拉鬆長跑,在長跑的過程中,有很多人因為一開始的不遺餘力、全速前進而導致後勁不足,失掉成功的機會。如果能夠將長跑的路途進行理性的細化,分成一段段的短途路程,然後一個一個慢慢去完成,那麼每當跑步者通過一個標誌時,會產生實現目標的一種成就感,這會帶來更多的動力。正因為華為走得慢,走得穩,才會走到所有人的前麵去。

俗話說得好,“慢工出細活”。好比木匠,如果一味貪圖速度,那麼做出來的產品必定是粗糙的。一個企業如果勢頭發展得太猛,不僅根基不穩,搖搖欲墜,而且會遭受到競爭對手的打壓。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雖說目標要放得長遠,這樣才能走得更遠,但路終究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一口吃不成胖子。遠大的目標需要小目標的過渡,慢慢走,才是發展的最好模式。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華為公司是在近幾年突然聲名鵲起、聲名大噪的,那是因為華為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采取了群狼戰術,快速實現了擴張。但是實際上華為的發展並不是一夜成名、快速爆發式的,而是通過一小步一小步地厚積薄發的,隻不過在它發展的過程中,大部分人沒有在意罷了。